矿物颜料着色绢画的人工老化与加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9 03:14
中国书画艺术贯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绢画的发展史更是一部中国社会的发展史。祖先们以书画的形式传承他们的智慧。但流传至今的数以万计的绢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老化、糟朽,也逐渐失去其原有的艺术魅力。目前对绢画仍无科学有效的加固保护手段,因此,急需深入研究矿物颜料绢画的老化机理,并探索针对绢画文物科学有效的加固方法。本研究参照古代熟绢制备和绢画的绘制方法,研究胶和矾对绢质材料在书画过程中润墨的影响,分别以自然老化和人工加速老化方式探究胶和矾对绢老化过程的影响,探究制备胶矾熟绢最佳的胶矾比例;选用中国古代绢画常用的石黄、银朱、石青、石绿矿物颜料,按照绢画绘制的方法和步骤对熟绢进行纯颜料着色,探究每种矿物绢画颜料在老化过程中的变化及对绢的影响。最后利用三种不同加固方案对老化样加固。研究发现:1、明胶对绢的老化影响较小,但对墨滴渗透性影响较大;明矾对于墨滴的扩散影响较大,能够使墨滴扩散均匀色泽均一,但会加速绢的老化,尤其是对绢的色泽和质感有较大影响。在实际应用中,胶矾水制备的熟绢应当使明胶的比例控制在2%左右,明矾比例应在0.5%~1%之间。2、熟绢经过矿物颜料着色后能延缓老化,并且不同颜料延缓效果...
【文章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汉——马王堆汉墓出土?T型帛画??1.1.2唐宋时期絹画材料??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矿物颜料着色绢画的人工老化与加固研宄??絹帛变硬如纸,使丝织品的经纬丝线不易错动[13],而且在这种制熟的絹帛上绘画可以多次??晕染,使画面色彩叠加而更富有层次感,如下图1.3所示阎立本绘制的《历代帝王图》,尽??管经历数百年,但色彩依然极具层次感。??A:;遍??图1.3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局部??唐宋时期的制墨技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颜料的选择方面更加多元化,颜料??的制作加工更加的精细化[14]。唐朝前期颜料的使用还是以矿物颜料为主,其他颜料为辅,??中后期随着染织业的发展植物染料的适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也逐步形成了非常适合绢画绘??制的植物颜料制备方法[151。??胶结材料的种类也呈现多种多样,鹿角胶、骨胶、皮胶、以及植物胶在绘画中都有运??用,并且一直延续到近现代依然在使用。绘画器材方面也发展出了各种高端的毛笔和砚台,??为絹帛画的创作提供了更好的保障。??1.1.3宋元明清及近现代絹画材料??明清时期的絹画达到了另一个小高峰,院体画居多而且绘画材料多以絹为主,绘画所??用的絹制造技术更加进步[16],再加上绘画用絹大多为宫廷或官府制造,因而织造工艺尤为??精良。在絹画篇幅方面也有进步,部分宫廷画长宽数十尺,絹本篇幅之巨大乃是唐、宋、??金、元所不能及[17]。??在制熟工艺方面采用胶矾水熟绢、捶平的技术,这是金代以前没有的方法。这种用胶??矾水处理的熟絹,绢面平滑如镜书画效果极佳。胶矾水熟绢的制作方法简便、价格相对便??宜,所以明清时期胶矶熟绢使用范围极广。尤其是清朝胶矾熟絹制备时加矾之重实属罕见,??导致絹画脆化迅速[|81。直至清晚期才引起部分画家、学者们的重视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矿物颜料着色絹画的人工老化与加固研宂??衍的《竹谱详录》中有述“矶絹不可用明胶,其性太紧。絹素不能当,久则破裂,须紫色??胶为妙[19]。”证明元人在制作绘画用的絹帛时也曾试过这种胶矾制备熟絹方法,也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弊端而未推广使用。??如下图1.4《万国来朝图》所示,这幅絹画描绘的是清朝乾隆年间紫禁城元旦朝贺庆典??的热闹场景,色彩绚丽层次分明,树木楼台刻画的细腻入微,人物描绘的恰到好处,准确??传神的将远景、近景、人物、建筑等多种元素巧妙的组合在一起,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I?:.:;j??图1.4清——宫廷画代表《万国来朝图》局部??1.2绢画老化的影响因素??1.2.1绢画老化的物理因素??绢是丝织品,其成分是蚕丝纤维,在实际保存和使用中会受到外界物理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老化,比如环境的冷热变化,人为因素的折、叠、卷、压、拉等都会导致绢本身机械??性能或外观发生变化,久而久之产生老化@]。絹丝含有晶区与非晶区,物理老化机理主要??是纤维在非晶区域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但这一平衡状态的可逆程度是有限度的,超过絹??丝可逆限度就难以恢复到初始的状态[2|)。实验证明,絹处f温和的环境中(非人为加热或??降温)就能发生热力学转变,也可以通过改变外界环境的温度或者加入某些可塑性试剂来??进行人为调节P】。现代的绢都是通过机器进行纺织,在加工、运输、储存等过程中发生的??脆化现象都可以归为物理因素。??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石黄颜料着色熟绢耐热老化研究[J]. 池贺海,彭志勤,路婧中,刘珉琦,万军民,胡智文. 丝绸. 2019(10)
[2]浅谈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的构图与场景表现[J]. 王传明.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9(04)
[3]朱砂药材及饮片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研究[J]. 杨丹,刘圣金,燕珂,马宏跃,李全,王恒斌,狄留庆. 中药材. 2018(12)
[4]三羟甲基丙烷前馏物缩水甘油醚的合成及其性能[J]. 肖来辉,胡芳芳,王义刚,聂小安. 热固性树脂. 2018(03)
[5]马王堆汉墓的历史文化价值[J]. 喻燕姣. 文物天地. 2017(12)
[6]胶矾水在熟化书画用宣纸中的应用机理探究[J]. 何秋菊,王丽琴,张亚旭.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7(02)
[7]唐卡绘画材料的研究——矿物颜料[J]. 陈彦峰. 美与时代(中). 2017(03)
[8]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制备及表征[J]. 周全凯,杨振声. 辽宁化工. 2017(01)
[9]有色黏胶纤维、纱线、织物间颜色规律研究[J]. 李昌垒,马君志,秦翠梅,杨文芳,齐鲁. 针织工业. 2016(11)
[10]绢画的材料与制作研究[J]. 许建东.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6(11)
博士论文
[1]古书画施胶剂的作用机理及中性铝盐施胶沉淀剂的研发[D]. 何秋菊.西北大学 2019
[2]出土脆弱、黏结丝织品文物自分层揭展技术研究[D]. 耿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3]糟朽丝织品文物和饱水竹木质文物劣化降解机理及化学保护研究[D]. 李梅英.武汉大学 2014
[4]古代丝织品炭化机理及保护对策研究[D]. 杨海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论“修旧如旧”在书画修复中的应用[D]. 蒋鑫.南京艺术学院 2019
[2]彩画组成、制作工艺比较及病害模拟、评价研究[D]. 雷中宾.北京化工大学 2018
[3]天然染料着色丝织品的劣化及加固研究[D]. 杨丽萍.浙江理工大学 2018
[4]中国传统绢帛绘画的基础材料研究[D]. 刘先贺.沈阳师范大学 2017
[5]丝织品生物老化以及结构性能研究[D]. 曾渊.浙江理工大学 2017
[6]元代墨竹画与竹谱研究[D]. 郑茜.南京艺术学院 2016
[7]秦俑彩绘材质分析研究[D]. 黄建华.西北大学 2015
[8]猪皮胶原蛋白明胶化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及明胶提取率预测模型的构建[D]. 周梦柔.西南大学 2014
[9]模拟老化氨基酸分析法研究污染性气体对丝织品损害的影响[D]. 杨柳.华东理工大学 2013
[10]基于多环境因素的丝织品老化模拟及保存现状表征的研究[D]. 赵宏业.浙江理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04171
【文章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汉——马王堆汉墓出土?T型帛画??1.1.2唐宋时期絹画材料??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矿物颜料着色绢画的人工老化与加固研宄??絹帛变硬如纸,使丝织品的经纬丝线不易错动[13],而且在这种制熟的絹帛上绘画可以多次??晕染,使画面色彩叠加而更富有层次感,如下图1.3所示阎立本绘制的《历代帝王图》,尽??管经历数百年,但色彩依然极具层次感。??A:;遍??图1.3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局部??唐宋时期的制墨技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颜料的选择方面更加多元化,颜料??的制作加工更加的精细化[14]。唐朝前期颜料的使用还是以矿物颜料为主,其他颜料为辅,??中后期随着染织业的发展植物染料的适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也逐步形成了非常适合绢画绘??制的植物颜料制备方法[151。??胶结材料的种类也呈现多种多样,鹿角胶、骨胶、皮胶、以及植物胶在绘画中都有运??用,并且一直延续到近现代依然在使用。绘画器材方面也发展出了各种高端的毛笔和砚台,??为絹帛画的创作提供了更好的保障。??1.1.3宋元明清及近现代絹画材料??明清时期的絹画达到了另一个小高峰,院体画居多而且绘画材料多以絹为主,绘画所??用的絹制造技术更加进步[16],再加上绘画用絹大多为宫廷或官府制造,因而织造工艺尤为??精良。在絹画篇幅方面也有进步,部分宫廷画长宽数十尺,絹本篇幅之巨大乃是唐、宋、??金、元所不能及[17]。??在制熟工艺方面采用胶矾水熟绢、捶平的技术,这是金代以前没有的方法。这种用胶??矾水处理的熟絹,绢面平滑如镜书画效果极佳。胶矾水熟绢的制作方法简便、价格相对便??宜,所以明清时期胶矶熟绢使用范围极广。尤其是清朝胶矾熟絹制备时加矾之重实属罕见,??导致絹画脆化迅速[|81。直至清晚期才引起部分画家、学者们的重视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矿物颜料着色絹画的人工老化与加固研宂??衍的《竹谱详录》中有述“矶絹不可用明胶,其性太紧。絹素不能当,久则破裂,须紫色??胶为妙[19]。”证明元人在制作绘画用的絹帛时也曾试过这种胶矾制备熟絹方法,也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弊端而未推广使用。??如下图1.4《万国来朝图》所示,这幅絹画描绘的是清朝乾隆年间紫禁城元旦朝贺庆典??的热闹场景,色彩绚丽层次分明,树木楼台刻画的细腻入微,人物描绘的恰到好处,准确??传神的将远景、近景、人物、建筑等多种元素巧妙的组合在一起,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I?:.:;j??图1.4清——宫廷画代表《万国来朝图》局部??1.2绢画老化的影响因素??1.2.1绢画老化的物理因素??绢是丝织品,其成分是蚕丝纤维,在实际保存和使用中会受到外界物理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老化,比如环境的冷热变化,人为因素的折、叠、卷、压、拉等都会导致绢本身机械??性能或外观发生变化,久而久之产生老化@]。絹丝含有晶区与非晶区,物理老化机理主要??是纤维在非晶区域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但这一平衡状态的可逆程度是有限度的,超过絹??丝可逆限度就难以恢复到初始的状态[2|)。实验证明,絹处f温和的环境中(非人为加热或??降温)就能发生热力学转变,也可以通过改变外界环境的温度或者加入某些可塑性试剂来??进行人为调节P】。现代的绢都是通过机器进行纺织,在加工、运输、储存等过程中发生的??脆化现象都可以归为物理因素。??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石黄颜料着色熟绢耐热老化研究[J]. 池贺海,彭志勤,路婧中,刘珉琦,万军民,胡智文. 丝绸. 2019(10)
[2]浅谈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的构图与场景表现[J]. 王传明.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9(04)
[3]朱砂药材及饮片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研究[J]. 杨丹,刘圣金,燕珂,马宏跃,李全,王恒斌,狄留庆. 中药材. 2018(12)
[4]三羟甲基丙烷前馏物缩水甘油醚的合成及其性能[J]. 肖来辉,胡芳芳,王义刚,聂小安. 热固性树脂. 2018(03)
[5]马王堆汉墓的历史文化价值[J]. 喻燕姣. 文物天地. 2017(12)
[6]胶矾水在熟化书画用宣纸中的应用机理探究[J]. 何秋菊,王丽琴,张亚旭.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7(02)
[7]唐卡绘画材料的研究——矿物颜料[J]. 陈彦峰. 美与时代(中). 2017(03)
[8]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制备及表征[J]. 周全凯,杨振声. 辽宁化工. 2017(01)
[9]有色黏胶纤维、纱线、织物间颜色规律研究[J]. 李昌垒,马君志,秦翠梅,杨文芳,齐鲁. 针织工业. 2016(11)
[10]绢画的材料与制作研究[J]. 许建东.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6(11)
博士论文
[1]古书画施胶剂的作用机理及中性铝盐施胶沉淀剂的研发[D]. 何秋菊.西北大学 2019
[2]出土脆弱、黏结丝织品文物自分层揭展技术研究[D]. 耿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3]糟朽丝织品文物和饱水竹木质文物劣化降解机理及化学保护研究[D]. 李梅英.武汉大学 2014
[4]古代丝织品炭化机理及保护对策研究[D]. 杨海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论“修旧如旧”在书画修复中的应用[D]. 蒋鑫.南京艺术学院 2019
[2]彩画组成、制作工艺比较及病害模拟、评价研究[D]. 雷中宾.北京化工大学 2018
[3]天然染料着色丝织品的劣化及加固研究[D]. 杨丽萍.浙江理工大学 2018
[4]中国传统绢帛绘画的基础材料研究[D]. 刘先贺.沈阳师范大学 2017
[5]丝织品生物老化以及结构性能研究[D]. 曾渊.浙江理工大学 2017
[6]元代墨竹画与竹谱研究[D]. 郑茜.南京艺术学院 2016
[7]秦俑彩绘材质分析研究[D]. 黄建华.西北大学 2015
[8]猪皮胶原蛋白明胶化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及明胶提取率预测模型的构建[D]. 周梦柔.西南大学 2014
[9]模拟老化氨基酸分析法研究污染性气体对丝织品损害的影响[D]. 杨柳.华东理工大学 2013
[10]基于多环境因素的丝织品老化模拟及保存现状表征的研究[D]. 赵宏业.浙江理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04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504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