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物派与当代艺术中的中国问题
发布时间:2021-11-22 21:31
二战后的日本笼罩在西方的主流思想和流行文化影响的阴影中,物派艺术家为了找回自我身份意识和价值,开始大量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汲取养分,以避开被他者文化所覆盖的现实,开拓具有东方气质的作品样式。物派最终成为东方的一个现代主义的成功代表。它的基本观念是吸收了西方现代派,但是又试图把东方的一些美学加进去。跟中国早期的把印象主义、现代主义和中国文化的传统结合起来有诸多的相似性,同时又与中国当代面临的略显被动的文化和艺术状况非常相似,所以日本的“物派”艺术无疑是个值得借鉴的引人思考的例子。本文以物派艺术为引子,第一章共分六小节:第一节简单对物派进行解释;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分析物派思潮发生前后的国际国内美术界状况;第四节分析物派的诞生及艺术活动;第五节和第六节分别探讨物派的核心思想及其价值与影响。第二章第一节在分析物派的基础上探讨当代艺术中的中国问题。中国问题只要从“中国性”和“个体性”两个方面来探讨。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框》木等1968小清水渐
图3《无题》纸上综合材料约1954吉田治良和物派这两个动静最大、对后来的前卫艺术影响最为深,它从哲学上颠覆了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基于物质的美学系统建立了一套主动的语言体系。其作品方“前卫美术”的质疑,佛教,道教,禅宗等作为一种有民族性的东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新评价。一种代初期,一名叫作高松次朗的艺术家提出了关于视觉认视觉经验与客观现实偏离的哲学思考,这对日本美术和派的前夜”。户须摩离宫公园举行的现代雕刻展上,艺术家关根伸夫在地面上挖一直径2.2米、深2.6米的圆柱形深穴,挖的圆柱体立于穴旁。对此,学哲学出身的韩国旅日艺术
《碳》木各约30/30/150哪1970成田克彦
本文编号:3512480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框》木等1968小清水渐
图3《无题》纸上综合材料约1954吉田治良和物派这两个动静最大、对后来的前卫艺术影响最为深,它从哲学上颠覆了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基于物质的美学系统建立了一套主动的语言体系。其作品方“前卫美术”的质疑,佛教,道教,禅宗等作为一种有民族性的东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新评价。一种代初期,一名叫作高松次朗的艺术家提出了关于视觉认视觉经验与客观现实偏离的哲学思考,这对日本美术和派的前夜”。户须摩离宫公园举行的现代雕刻展上,艺术家关根伸夫在地面上挖一直径2.2米、深2.6米的圆柱形深穴,挖的圆柱体立于穴旁。对此,学哲学出身的韩国旅日艺术
《碳》木各约30/30/150哪1970成田克彦
本文编号:3512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512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