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藏(传)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3 09:49
传为初唐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卷(Portraits of the Emperors—AChinese Scroll Painting)在二十世纪初公诸于世,1931年入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此后即不断引起世人的关注。中国早期人物卷轴绘画原迹存世罕见,而此卷作品虽破损严重,几经修补装池,但自北宋富弼题识以来,屡见于著录。根据目前保存的现状观察,画有十三位帝王图像的该画卷可分为前、后二段,分属于两个时期所绘制,后段较早,前段偏晚。本论文对于波士顿本《历代帝王图》的研究分四个部分(章)展开。第一部分,根据相关文献的检索与本文作者对于原作的考察,以及对于画卷题跋文字的整理,本文就波士顿本《历代帝王图》的著录与流传情况作了全面的梳理和考订。通过各种材料的比对与分析辩证,纠正了前人研究中的诸多错误与疏漏,形成北宋中期以来的该画卷相对清晰而完整的流传史脉络,并附录有史以来的著录文献目录。第二部分,本文讨论了该《历代帝王图》的作者、时代与内涵。根据相关史料的分析,排除了一部分学者所提出的原作者为初唐郎余令的推测,并根据阎立本的事迹,确信该画卷原作者仍为阎立本。进而作者认为,该画卷后半段为唐朝宫廷摹手根...
【文章来源】: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国内、外对于波士顿本《历代帝王图》的研究
2,关于本文研究目标和方法的说明
一,波士顿藏(传)阎立本《历代帝王图》:著录与流传
1,1,波士顿藏(传)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现状
1,2,涉及波士顿本《历代帝王图》的历代著录
1,3,波士顿本跋文情况
1,4,流传情况的综合考察
1,5,小结
二,波士顿藏(传)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作者、时代与内涵
2,1,关于波士顿本《历代帝王图》的作者
2,2,关于波士顿本《历代帝王图》的绘制时代
2,3,波士顿本《历代帝王图》的内涵
2,4,小结
三,《历代帝王图》的上下文[CONTEXT]
3,1,帝王图中形象的组合与排列
3,2,观看方式
3,3,阎立本绘画作品的类别
3,4,关于粉本的讨论
3,5,以“凌烟阁”为中心
3,6,《昭陵石像图》与昭陵“蕃酋”像
3,7,《历代帝王图》与唐太宗
3,8,小结
四,帝王图的母题与图式
4,1,帝王图的母题
4,2,武梁祠画像石
4,3,司马金龙墓
4,4,龙门宾阳中洞
4,5,敦煌 220 窟
4,6,帝王像的图式
4,7,小结
结论
附录一:关于波士顿藏(传)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的文献著录
附录二:有关(传)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的研究论著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插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敦煌的凹凸画[J]. 方闻,申云艳.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7(03)
[2]曹仲达与“曹家样”研究[J]. 邱忠鸣.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6(05)
[3]敦煌写真邈真画稿研究——兼论敦煌画之写真肖像艺术[J]. 沙武田. 敦煌学辑刊. 2006(01)
[4]也谈莫高窟第220窟帝王图“貂尾”大臣之身份[J]. 盛朝晖. 敦煌学辑刊. 2005(02)
[5]魏晋士夫人物画观念探源[J]. 余辉. 新美术. 2004(02)
[6]隋唐宫廷绘画机构概述[J]. 畏冬.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4(03)
[7]敦煌壁画中的线描[J]. 吴荣鉴. 敦煌研究. 2004(01)
[8]唐代的翰林书待诏及其活动考述[J]. 王元军. 美术研究. 2003(03)
[9]从帛绘到帛画——中国古代绢帛绘画源流试探[J]. 陈锽. 新美术. 2002(04)
[10]莫高窟220窟《帝王图》“貂尾”大臣非中书信令、亦非右散骑常侍[J]. 叶贵良. 敦煌学辑刊. 2001(01)
博士论文
[1]唐陵石雕的考古学研究[D]. 窦志强.山东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13630
【文章来源】: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国内、外对于波士顿本《历代帝王图》的研究
2,关于本文研究目标和方法的说明
一,波士顿藏(传)阎立本《历代帝王图》:著录与流传
1,1,波士顿藏(传)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现状
1,2,涉及波士顿本《历代帝王图》的历代著录
1,3,波士顿本跋文情况
1,4,流传情况的综合考察
1,5,小结
二,波士顿藏(传)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作者、时代与内涵
2,1,关于波士顿本《历代帝王图》的作者
2,2,关于波士顿本《历代帝王图》的绘制时代
2,3,波士顿本《历代帝王图》的内涵
2,4,小结
三,《历代帝王图》的上下文[CONTEXT]
3,1,帝王图中形象的组合与排列
3,2,观看方式
3,3,阎立本绘画作品的类别
3,4,关于粉本的讨论
3,5,以“凌烟阁”为中心
3,6,《昭陵石像图》与昭陵“蕃酋”像
3,7,《历代帝王图》与唐太宗
3,8,小结
四,帝王图的母题与图式
4,1,帝王图的母题
4,2,武梁祠画像石
4,3,司马金龙墓
4,4,龙门宾阳中洞
4,5,敦煌 220 窟
4,6,帝王像的图式
4,7,小结
结论
附录一:关于波士顿藏(传)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的文献著录
附录二:有关(传)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的研究论著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插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敦煌的凹凸画[J]. 方闻,申云艳.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7(03)
[2]曹仲达与“曹家样”研究[J]. 邱忠鸣.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6(05)
[3]敦煌写真邈真画稿研究——兼论敦煌画之写真肖像艺术[J]. 沙武田. 敦煌学辑刊. 2006(01)
[4]也谈莫高窟第220窟帝王图“貂尾”大臣之身份[J]. 盛朝晖. 敦煌学辑刊. 2005(02)
[5]魏晋士夫人物画观念探源[J]. 余辉. 新美术. 2004(02)
[6]隋唐宫廷绘画机构概述[J]. 畏冬.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4(03)
[7]敦煌壁画中的线描[J]. 吴荣鉴. 敦煌研究. 2004(01)
[8]唐代的翰林书待诏及其活动考述[J]. 王元军. 美术研究. 2003(03)
[9]从帛绘到帛画——中国古代绢帛绘画源流试探[J]. 陈锽. 新美术. 2002(04)
[10]莫高窟220窟《帝王图》“貂尾”大臣非中书信令、亦非右散骑常侍[J]. 叶贵良. 敦煌学辑刊. 2001(01)
博士论文
[1]唐陵石雕的考古学研究[D]. 窦志强.山东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13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513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