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浅谈中国花鸟画情理相容的意趣性

发布时间:2021-11-29 14:46
  本论文重点研究中国花鸟画创作中情理相容的意趣性,通过分析情感和理性对绘画,尤其对于中国花鸟画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将中国花鸟画的创作动因及其选材等方面提高到审美心理学的领域。从不同角度审视花鸟画的创作之路。审美心理学作为美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中间领域,对美学与心理学的研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美学,将其上升到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为今后的艺术创作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作为审美心理学理论的一个分支—感性与理性及其相互关系,更加突出的概括了在绘画过程中画家在有意无意之间所流露出来的心理学因素。在绘画创作中究竟是感性因素的影响大,还是理性因素影响大,成为研究艺术心理的新领域。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作品中,花鸟画作为一种绘画题材,无论在形式上和方法上,都能够代表中国绘画独有的艺术特色,并对中国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此为研究方向,选取中国花鸟画的创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情感与理性两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在心理学方面研究花鸟画的创作之路。本文从四个部分对中国花鸟画情理相容的意趣性进行分析。第一部分阐述了中国画的趣味性中情感的体现,具体分为绘画情感的萌发,情感是艺术创作的灵魂,绘画情感的表现和花鸟...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浅谈中国花鸟画情理相容的意趣性


徐渭墨葡萄

徐渭,花图


画家对生活的宣泄,《杂花图卷》画于明代万历年间,徐渭以杂花花,他笔下的“牡丹”,无需勾勒点染,而是以大笔挥洒泼墨为之富贵”,却求之不能的生活状态。所以在他的画面中,牡丹失去了一丝惆怅。徐渭画梅兰竹菊,多是因自身性格与其相同,在他心中图 2 徐渭 杂花图卷

孔雀,徐渭


徐渭的创作动因就是书写自身的情感,通过的命运,他笔下的花草虽不求形似,但充满表现地淋漓尽致,几笔用墨表现出了画家的用“狂野”与“疯癫”来形容徐渭及其作品,师的产生。感方面有着相似的经历,不同的是,八大山,对八大山人的一生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从惨,八大笔下的鱼,鸟皆白眼向天,表情孤八大用其独特的语言,通过刻画自然界单纯感受到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康德“理性”概念的涵义[J]. 易晓波,曾英武.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2]“理性”概念的美学解读——以古希腊美学为蓝本[J]. 侯夏娜.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S1)



本文编号:3526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526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1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