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刘师培的美术观 ——以《国粹学报·美术篇》为考察中心

发布时间:2021-12-09 22:33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以其古今嬗变、中西交汇而处于剧烈变动之中,中国学术也正由传统向现代迈出了转型第一步。值此转型之开端,刘师培实乃一重镇,其著述渊博精深而集传统学术之大成,治学之法则于中西会通致力颇深。本文择取刘师培的“美术观”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于中西会通之间所呈现出的历史共性和个人特质,以窥中西相化之一端。绪论部分围绕刘师培美学思想研究的回顾和设想。本文意在系统梳理刘师培的美术观,重在回到具体的历史情境,考察出身中学的知识分子在中西会通过程中,如何以中学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将西学新知纳入中学的知识谱系,从而挖掘传统转向现代的内在逻辑。第一章阐述刘师培的学术背景和《国粹学报·美术篇》的议题背景。刘师培的学术就其纵向而言,承接汉学传统中的扬州学派一脉,在理论资源和治学方法上均以此为其学术根底,就其横向而言,对西学有所吸纳,不过这种吸纳呈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在内容方面以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为主。纵横交叉的立足点则在于以西学证明中学,中学乃是中西会通中的主体。以中西之争为时代主调,《国粹学报》所代表的是以中学本位的一方,强调“古学复兴”。而“美术”一词传入中国以后,已经被赋予了文化意...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刘师培美学思想研究的回顾和设想
第一章 刘师培的学术背景和《国粹学报·美术篇》的议题背景
    第一节 刘师培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国粹学报·美术篇》的议题背景
第二章 刘师培的美术观
    第一节 刘师培美术观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刘师培的美术观
    第三节 清末“美术东渐”史中刘师培的位置
第三章 美术视角下刘师培的小说观
    第一节 美术视角下刘师培的小说观
    第二节 比较“美”与“学”各自视角下刘师培的小说观
    第三节 刘师培与黄摩西、徐念慈、王国维小说观的异同
    第四节 “美”、“美术”、“美学”在清末小说批评中的运用和概念
结语 刘师培的历史地位
附录 刘师培美术著述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刘师培学术视野中的文艺研究[J]. 毛新青.  大连大学学报. 2009(04)
[2]谈刘师培的“美术源于征实之学”[J]. 史爱兵.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9(04)
[3]从传统到现代:刘师培与中国近代文艺社会学[J]. 施秋香.  求索. 2009(01)
[4]“美术”语源考(续)——“美术”译语引进史研究[J]. 陈振濂.  美术研究. 2004(01)
[5]性灵·佛教·山水──南朝文学的新考察[J]. 王力坚.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1)
[6]论刘师培的美学思想[J]. 胡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2)
[7]刘师培论音乐亦有新意[J]. 廖辅叔.  音乐研究. 1994(03)

博士论文
[1]刘师培与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D]. 毛新青.山东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31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531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0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