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张恩利绘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17:01
本文关键词:日常—张恩利绘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论文的第一章我介绍了张恩利创作的思想是描绘日常生活中被多数艺术家不曾发现的景,这一思想的形成,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的运动中,主张消解艺术与口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这种主张伴随着经济的日益膨胀而越发普遍和深远,可以说“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观念对当今大部分艺术家的创作是一个很好的概括,张恩利的艺术创作也是基于这一理论之上的。第二章里面介绍了张恩利创作风格的变化,他早期的绘画是以一种很直接的、略带表现主义的方式描绘身边的人,“人”在他早期的绘画作品中是最大的主题,从他的代表作品《二斤牛肉》、《蚊帐里的少女》、《城市猎人》等作品中,可以明显的看到表现主义绘画对他的影响。而之后张恩利开始画身边的静物,似乎是人到中年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简单、朴素、无欲的情怀,作品中浓烈的颜色没有了,人也没有了,只有一层薄薄的颜色,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日常用品,这应该是他在经历过多年的视觉磨练以后所形成的朴素的审美观和世界观吧。在第二章中,研究了张恩利的绘画技法,在张恩利早期的人物作品里面,他们的造型方式是夸张的,表情粗野,人物形象被张恩利刻意的拥挤在一起,张恩利的画而气氛很好的呈现出了某个时代最真实的气质,在成熟时期的人物画中,渐渐了找到了自己独特表现方式,他以一种中国画中写意的笔法,生动的描绘了身边人的状态,颜色的控制转向稀薄,一直延续到他后来的静物画,在张恩利“静物”题材的绘画中,在绘画语言上是承接了他人物画后期的一种画法,用色稀薄,造型严谨随意,有很强的绘画性。第三章我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了张恩利不同时期的绘画,张恩利早期人物作品中以《二两牛肉》、《吸烟者》、《吃》系列、《亲密》系列、《视角》与《后脑勺》为主要的例子来分析,这些作品反映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给人带来了令人窒息的精神压力。在张恩利的静物画作品中以《容器》系列、《水管子》系列、《天空》系列为主要的对象,更加深度的解析了张恩利在绘画语言上的探索。在最后一章中,反思了张恩利作品的时代性,他的作品在强调绘画本身魅力的同时,希望降低绘画中的观念和意义给人带来的束缚,说张恩利的作品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与时代的所他的衬托是密不可分的。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在新兴媒介不断涌现的今天,张恩利的作品究竟还能保持多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张恩利 日常生活审美化 静物画 绘画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4
- 1. 写作选题的概念起源、思考和相关话题讨论10-12
- 2. 论文的最终研究意义和艺术启示12-14
- 第一章 社会的转向与张恩利创作14-17
- 1. 日常生活审美化14-15
- 2. 个人与日常化的创作方式15-17
- 第二章 绘画风格变化及技法17-28
- 1. “野兽先生”的创作方式演变17-21
- 1.1 新表现主义绘画的研究者18
- 1.2 生活化的人物描绘18-19
- 1.3 “英雄化”的静物画19-20
- 1.4 忽略的环境——空间绘画20-21
- 2. 解读张恩利绘画21-28
- 2.1 人物画21-24
- 2.1.1 质朴浓烈的暗色调22
- 2.1.2 观者融入画中的构图方式22-23
- 2.1.3 简练写意的造型23-24
- 2.2 “静物”画24-28
- 2.2.1 低调怀旧的柔色调24-25
- 2.2.2 与环境相融的构图方式25-26
- 2.2.3 精确而真切的造型26-28
- 第三章 图像隐喻的消解28-46
- 1. 匿名的肉体记录28-35
- 1.1 《二斤牛肉》与《吸烟者》29-31
- 1.2 一碟好菜“吃喝”31-32
- 1.3 爱与性32-33
- 1.4 忽视的肖像33-35
- 2. 主宰人的“物”画35-41
- 2.1 身边的容器36-38
- 2.2 水管子、树叉和线条38-40
- 2.3 《天空》系列作品40-41
- 3. 空间绘画41-46
- 3.1 增加空间——《水槽》与《浴室》系列作品42-43
- 3.2 变换环境43-46
- 第四章 非意义存在的局限46-49
- 1. “小时代”与张恩利绘画46-47
- 2. “视觉”的局限47-49
- 结语49-51
- 图录51-52
- 参考文献52-54
- 张恩利艺术年表54-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逸远;王凯梅;;或许:张恩利和心田的破骨烂肉铺(节选)[J];东方艺术;2013年01期
2 凯梅;;这个叫做生活的半透明的信封——张恩利作品的解读[J];画刊;2012年10期
3 段君;;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三个十年的比较(1980-2010)[J];东方艺术;2012年15期
4 张晴;喻红;谢东明;钟飙;张恩利;李松松;裴咏梅;马轲;焦小健;王易罡;井士剑;张路江;李大方;陈文骥;刘野;石冲;毛焰;方少华;陈墙;马树青;申凡;陆亮;王风华;朝戈;苏新平;曹吉冈;王岩;范勃;翁云鹏;卜桦;虞华;吕山川;张方白;;“在当代·2012中国油画双年展”参展艺术家感言及策展人短评[J];中国美术馆;2012年07期
5 刘晶晶;;张恩利 局外人[J];市场周刊(艺术财经);2012年02期
6 周雪松;;张恩利[J];东方艺术;2012年01期
7 吴蔚;;张恩利[J];艺术界;2011年02期
8 张恩利;吴亮;;困难重重,但你必须得做下去[J];上海文化;2011年01期
9 菲利浦·皮罗特;;物体与空间[J];荣宝斋;2010年12期
10 陆扬;;费瑟斯通论日常生活审美化[J];文艺研究;2009年11期
本文关键词:日常—张恩利绘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5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657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