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仕女画述略 ————兼论仕女画所体现的文人情怀和明代市民精神
发布时间:2023-03-19 05:48
明代仕女画是一个很重要但又缺乏整体研究的领域。 本文根据明王朝由盛及衰所呈现的三个历史时期,基本上也对应地成为仕女画发展的早、中、晚三个时期,形成阶段性比较明显的不同表现形态。各个阶段都涌现出主盟画坛的流派、引导潮流的风格以及影响当世的名家,阶段性的跨越又出现画派的消长,更迭,其发展总趋势可谓曲折进行,时起波澜。 早期(1368~1505)画坛,主要以崇尚宋代院体画风的宫廷绘画和“浙派”为主流,主要发挥宣教功能,题材比较狭窄,反映现实生活的仕女画作品极少。 中期(1506~1566),苏州成为江南一带的经济、文化中心,促成了地方画派——吴门派的形成。吴门四家中的唐寅、仇英创作了大量的仕女画作,形成了明代仕女画创作的审美趣味与时代风尚。明代中后期的仕女画明显呈现衰落的趋势,效法吴门唐寅、仇英者,从刻画细丽日渐流于柔靡,类型化的细眉小眼的仕女,千人一面,弱不禁风。 晚期(1567~1644)出现采取夸张变形的手法塑造仕女的代表画家是陈洪绶,一扫时弊。在浙派与吴派之外,别树一帜,开辟出一条“宁拙勿巧、宁丑勿媚”的艺术道路。 本论文在详尽占有文本资料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文...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明代仕女画的缘起
(一) 明代仕女画产生的时代背景
1、明代早期
2、明代中期
3、明代晚期
(二) 明代仕女画产生的地域因素
1、地理环境
2、经济环境
第二章:明代仕女画代表画家及其作品中的仕女形象
(一) 明初的仕女画家
1、吴伟
2、杜堇
3、郭诩
(二) 明中期的仕女画家
1、唐寅
2、仇英
(三) 晚明的仕女画家
1、陈洪绶
第三章:明代仕女画的艺术手法
(一) 绘画题材
1、后宫嫔妃
2、歌舞伎
(二) 表现形式
1、绘画语言
2、造形特征
第四章:明代仕女画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一) 文化内涵
(二) 审美价值
(三) 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64685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明代仕女画的缘起
(一) 明代仕女画产生的时代背景
1、明代早期
2、明代中期
3、明代晚期
(二) 明代仕女画产生的地域因素
1、地理环境
2、经济环境
第二章:明代仕女画代表画家及其作品中的仕女形象
(一) 明初的仕女画家
1、吴伟
2、杜堇
3、郭诩
(二) 明中期的仕女画家
1、唐寅
2、仇英
(三) 晚明的仕女画家
1、陈洪绶
第三章:明代仕女画的艺术手法
(一) 绘画题材
1、后宫嫔妃
2、歌舞伎
(二) 表现形式
1、绘画语言
2、造形特征
第四章:明代仕女画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一) 文化内涵
(二) 审美价值
(三) 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64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7646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