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线性素描“浮雕式造型”义疏

发布时间:2023-03-26 15:59
  作为中国画基础教学的线性素描,已经形成稳定、系统的理论框架。其提出者,唐勇力先生的纲领性文本中反复出现“浮雕感”或“浮雕式”造型的词汇,引发了我们对此提法相关学理问题的思考。 回溯词源。我们发现,线性素描的“浮雕式造型”这一概念的形成,是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素描大师精粹思想片段的滥觞,是欧洲古典主义素描学派的坚持与传承,是近现代中国学者对中国画专业素描教学不懈探索的结晶,更是对中国画自身特征与规律的不断深入研究的先进文化成果。 探究词义。“浮雕式造型”的内涵,指出了由于中国画与浮雕在空间观念上的相似性。浮雕是介于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之间的艺术形式,具有绘画和雕刻的双重因素,它所谓的压缩空间与幻象表现对于中国画基础教学甚至创作都有有益的借鉴。现代中国画力求视觉所见与概念所知的折中处理,既显示一定的深度感,又顺应图画的平面性。在这一点上,正好与浮雕的“压缩空间”、“半立体”特征相接近。 本文通过对线性素描“浮雕式造型”的词源追溯与词义分析,回答了什么是浮雕式造型形式或者浮雕式结构样式、线性素描的浮雕式造型是怎样形成的等等系列相关问题,并指出了这一概念在中国画专业素描教学中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文章页数】: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线性素描"浮雕式造型"的词源追溯
    1. 在西方素描传统中的线索
    2. 在素描中国化中的脉络
        (1) 蒋兆和先生的开创
        (2) 方增先先生的深入
        (3) 唐勇力先生的集大成
二.线性素描"浮雕式造型"的内涵分析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1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771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9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