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画从状物走向写意的经典技法转换
发布时间:2023-06-08 22:19
中国绘画的发展从早期的简单模仿到写真技巧的不断完善,进而逐渐强调主观表现力,这是一个从状物走向写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伴随着不同时代绘画理论和笔墨技巧上的诸多总结,形成了一条技法脉络。本文通过对历代经典绘画作品的图像比较分析,在这条技法路线上,首先明确了早期绘画中色与墨、线与笔的技法基础转换;其次又总结出自中唐至两宋,笔墨技法在写意化的进程中,从形态上的变化到新技法的成型,分别经历了从整到散、从线到面的两条主要转换路径。此外,在笔墨之余,本文还从材料、章法、主题的变化中提取影响风格变化的诸多因素加以补充说明。最终试图证明中国画从状物走向写意的过程是技法语言之间推陈出新,逐渐简化,并且最终走向融合的过程,它合乎绘画发展的规律,其本质在于近真景而远刻画,使中国绘画在完善自身风格特点的同时不断地朝着美和进步的方向发展。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内容提要
Abstract
目次
1 绪论
2 从状物到写意经典技法转换的基础条件
2.1 色与墨之间的转换
2.1.1 早期以色为重
2.1.2 墨分五色
2.1.3 墨法的提出
2.2 线与笔之间的转换
2.2.1 早期的线条主要承担划分轮廓的功能
2.2.2 线条具备独立造型能力
2.2.3 用笔意识的产生
3 转换的两大图像特征和技法对应
3.1 化整为散
3.1.1 长线到短线的过渡
3.1.2 点法的成型
3.1.3 点的写意特性
3.2 化线成面
3.2.1 平动到提按的过渡
3.2.2 面皴的成型
3.2.3 面皴的写意特性
4 笔墨之外
4.1 材料的转换
4.2 章法的突破
4.3 主题的变化
5 技法转换在后期绘画发展中的延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832606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内容提要
Abstract
目次
1 绪论
2 从状物到写意经典技法转换的基础条件
2.1 色与墨之间的转换
2.1.1 早期以色为重
2.1.2 墨分五色
2.1.3 墨法的提出
2.2 线与笔之间的转换
2.2.1 早期的线条主要承担划分轮廓的功能
2.2.2 线条具备独立造型能力
2.2.3 用笔意识的产生
3 转换的两大图像特征和技法对应
3.1 化整为散
3.1.1 长线到短线的过渡
3.1.2 点法的成型
3.1.3 点的写意特性
3.2 化线成面
3.2.1 平动到提按的过渡
3.2.2 面皴的成型
3.2.3 面皴的写意特性
4 笔墨之外
4.1 材料的转换
4.2 章法的突破
4.3 主题的变化
5 技法转换在后期绘画发展中的延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832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832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