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末清初时期和韩国朝鲜中后期写实性肖像画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8 04:27
本篇论文主要内容是对中国明末清初时期和朝鲜中后期的写实性肖像画的绘画技法和形象表现方式的比较研究。明末清初和朝鲜中后期是两国绘画史上写实性肖像画的技法发展的主要时期。中国,大致16世纪到18世纪的明末清初时期写实性肖像画在宫廷,民间里广范围发展,主要做纪念或做祭祀的功能制作。韩国,朝鲜时代,由于儒家观念是当时的政治,社会理念的思想基础,17,18世纪在宫廷和官吏的统治阶级里发展的韩国的写实性肖像画,其功能是跟中国的一样做祭祀为主。 画面中心部位出现大三角形构图是两国写实性肖像画的共同构图特点。以人物主人公为主出现的三角形构图,安定,均衡,灵活是其构图基本特点。由于这些特点符合肖像画里人物精神的表现意图,所以中国早期在宫廷肖像画上出现,继承到明末清初的民间肖像画的制作上普遍利用,助理于形成肖像画造型上的符号化,典型化的现象。 因为这样肖像画的构图里进行了浓重的典型化,肖像画的写实性,个体性和绘画性的价值就都集中于其脸面部。按照五官,皮肤状态,表情肌的三个主要标准来细部分析的调查结果,发现两国肖像画家给对象观察方式和“取神”部位上发生区别。中国的肖像画,正面像为主,不管是用单线平涂的传统工...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肖像画的创作情况概述
第一节 中国明末清初时期中国肖像画的创作情况概述
第二节 韩国朝鲜中后期肖像画的创作情况概述
第二章 中国和韩国写实性肖像画的构造分析
第一节 写实性肖像画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中国明末清初时期肖像画的结构分析
1. 中国肖像画构造特点分析
2. 韩国的写实性肖像画的类型和结构
第三章 肖像画上出现的脸面部造型特点分析
第一节 中国明清时代写实性肖像画的脸部描绘方法与特征
1. 《汪庆百像》
2. 《徐光启像》
第二节 韩国朝鲜中后期写实性肖像画的脸部描绘方法与特征
1.《任兗肖像》
2. 《尹汲肖像》
3. 《吴载纯肖像》
第三节 明末清初肖像画的写实性表现技法的特点
第四节 朝鲜后期肖像画的写实性表现技法的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论文
本文编号:3835978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肖像画的创作情况概述
第一节 中国明末清初时期中国肖像画的创作情况概述
第二节 韩国朝鲜中后期肖像画的创作情况概述
第二章 中国和韩国写实性肖像画的构造分析
第一节 写实性肖像画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中国明末清初时期肖像画的结构分析
1. 中国肖像画构造特点分析
2. 韩国的写实性肖像画的类型和结构
第三章 肖像画上出现的脸面部造型特点分析
第一节 中国明清时代写实性肖像画的脸部描绘方法与特征
1. 《汪庆百像》
2. 《徐光启像》
第二节 韩国朝鲜中后期写实性肖像画的脸部描绘方法与特征
1.《任兗肖像》
2. 《尹汲肖像》
3. 《吴载纯肖像》
第三节 明末清初肖像画的写实性表现技法的特点
第四节 朝鲜后期肖像画的写实性表现技法的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论文
本文编号:3835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835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