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八十年代蒙古族题材绘画中女性形象的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01 17:37
  上世纪八十年代,蒙古族题材绘画作品中长期占主体地位的男性形象被女性形象所替代,而这些女性形象又呈现出了男性化的特征。在这样的变化下产生了一系列负有独创性、时代感和震撼心灵的力作,引起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重大影响,创造了蒙古族题材绘画史上的一段辉煌。但这种辉煌较为短暂,进入九十年代后便逐渐沉寂下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它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这些女性形象包含着怎样的文化含义?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解析。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研究综述
第一章 女性形象的出现——蒙古族题材绘画史上的一道风景线
    第一节 从无性别表达到性别表达——绘画完成了对主题叙事性和使命感的颠覆与卸载
        一、主题性情节性的描绘减弱
        二、改全景式的描绘为聚焦式的表现
    第二节 从性别表达到突出对于女性的表达——由男性主体到女性主体
    第三节 从具象写实性描绘到象征性描绘——画面内容从熟悉到陌生
第二章 具有男性气质和被抽象化的女性形象——少数民族绘画作品中的另类形象
    第一节 蒙古族妇女的服饰
    第二节 蒙古族妇女的性格
    第三节 蒙古族妇女的精神
    第四节 几何化的女人
第三章 大地之上的女性——另一种视角的乡土美术
第四章 全新的语汇——以妥木斯为例
    妥木斯的形式语言探索
第五章 时代精神与地域精神的承载
    第一节 蒙古族题材绘画作品中女性形象所承载的时代精神
        一、文化政策的"解冻"带来清新、深沉、有力的时代风貌
        二、其他艺术门类的影响
    第二节 蒙古族题材绘画作品中女性形象所承载的地域精神
        一、受人尊重、高度独立——蒙古族文化艺术源流中的女性形象
        二、单纯、真挚、自由;深沉、含蓄、凄壮——地域特征下的女性形象
第六章 结论——这些女性形象作为民俗形象,她的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38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838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4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