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维米尔、夏尔丹的作品对我创作《岁月痕迹》的启发

发布时间:2017-05-24 04:02

  本文关键词:维米尔、夏尔丹的作品对我创作《岁月痕迹》的启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论文主要根据毕业创作来构思,通过对画面构图、光线以及整体色调这几方面对我创作进行分析;创作主要来源于院子里废弃的火炉、破旧的雨衣、斑驳的墙与旧砖等,存有岁月痕迹的物品进行组合创作。面对这些废弃的旧物,脑海里依稀可以想起小时候围着火炉取暖的日子,如今却已被搁置角落,阳光穿过屋檐照到火炉上,那被风雨洗礼后留下的斑驳痕迹在阳光下显得越发清晰,那一块块垒起来的旧砖又好像是记忆芯片,仿佛看到它们就让我又回到了小时候,日子虽然过得艰苦,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虽然现在生活慢慢富裕,但是那种简单淳朴的生活也好像只停留在记忆里。
【关键词】:岁月痕迹 简单 淳朴 情感表达 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05
【目录】:
  • 附图3-8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一、创作的前期准备11-13
  • 1.1 素材的选取11-12
  • 1.2 创作构思12-13
  • 二、维米尔与夏尔丹的作品对我创作的启发13-15
  • 2.1 对维米尔作品的学习13-14
  • 2.1.1 对物体安排以及氛围的营造13-14
  • 2.1.2 对光的运用14
  • 2.2 对夏尔丹作品《铜水箱》的借鉴14-15
  • 三、创作过程与认识15-17
  • 3.1 作品“岁月痕迹——火炉”的创作16-17
  • 3.2 作品“岁月痕迹——雨衣”的创作17
  • 四、创作感悟17-19
  • 参考文献1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龙杰 ,孔新苗;维米尔艺术语言新释[J];美术观察;2003年05期

2 杨松崧;;探析再现生活之伟大的画家——维米尔作品的艺术特征[J];理论观察;2006年06期

3 乔纳森·洛佩兹;张筱膺;;范·米格伦早期伪造的维米尔[J];世界美术;2009年01期

4 赵芙苏;;伦理学视角下艺术的理性之美——对维米尔艺术的斯宾诺莎式解读[J];艺术.生活;2009年06期

5 邵亮;;现实的诗化,另一种古典——扬·维米尔艺术生涯评述[J];荣宝斋;2011年02期

6 王丽志;;探析维米尔艺术魅力——解读名画《读信的蓝衣女子》[J];大众文艺;2011年03期

7 郭亮;;鉴赏家与制造神话——17至19世纪维米尔作品的声誉、收藏与流传[J];美术观察;2012年03期

8 韩晓瑞;;维米尔以及他的静谧世界[J];名作欣赏;2012年15期

9 郭亮;;维米尔家世考疑:一种文化地图的方式[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刘娜;;宁静而致远——维米尔绘画解读[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亮;;维米尔家世考疑:一种文化地图的方式[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夏晶阳;;高校艺术专业设计教育的现状暨素描、构成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彦;宁静与和谐[N];河南日报;2002年

2 张熙;溺亡的伊卡洛斯与维米尔的救赎[N];中国艺术报;2013年

3 沙尚琪;艺术品的价值在哪里[N];上海证券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范昕;光影变幻间,留下多少谜[N];文汇报;2012年

5 宋念申;在那遥远的东方[N];东方早报;2008年

6 李宗祥;永远的回眸[N];美术报;2002年

7 甯甯 许健;树立正确的艺术评价标准[N];人民政协报;2009年

8 苏琪;歌颂劳动的晨光曲[N];美术报;2002年

9 Jonathan Jones 编译 黄燕;这个情人节:艺术与心同在[N];中国艺术报;2013年

10 靳尚谊 整理 徐佳和 崔欣棋;静穆的伟大——致伟大的传统[N];东方早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蓉;“嵌入式”自画像创作的探索与尝试[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芳芳;伦勃朗和维米尔肖像画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红英;维米尔、夏尔丹的作品对我创作《岁月痕迹》的启发[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桂烨;论维米尔绘画中的宁静与固守[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5 王振志;论维米尔油画的艺术特色[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龙杰;静谧的田园诗[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于欣伟;维米尔的方式[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8 逯哲辰;“逼真”的秘密—维米尔画作中的透视法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吴大鹏;光影里的色彩与温情[D];吉林艺术学院;2013年

10 徐紫迪;重读维米尔[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维米尔、夏尔丹的作品对我创作《岁月痕迹》的启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9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89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1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