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萨特、闫平母与子题材作品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卡萨特、闫平母与子题材作品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术史上描绘母子关系的画家有很多,其中卡萨特、闫平是女性画家中风格独立的代表。同样是《母与子》题材,她们的表现技法与颜色运用却有很大的差异。卡萨特是美国印象派画家,闫平是当代表现主义画家,同样作为女性,她们从自身角度和女性视角出发,最直接、最真挚的表现了《母与子》题材。由于生活背景和立场不同,卡萨特和闫平在作品中表现的情感也有所不同。卡萨特把自己一生未婚未育无法释放的母爱和遗憾融入到她的作品中,把自己的母性情节完全融入到作品中,把自己的遗憾在作品中得到释放。卡萨特完全是站在旁观的角度去感受母与子情感的交流。闫平的母子题材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这是画家的亲身经历,经历过才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才能引起社会的共鸣。闫平的创作素材和表现的内容都是她的日常生活写照,她把生活的一个场景或者一个动作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把她亲身的感受在创作中表现出来,把她最真实、最真切的情感表达出来,这种创作表现的内容和情感最能打动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本文试图通过对卡萨特、闫平《母与子》题材的作品详细比较研究,具体分析其作品的异同,研究不同的表现方法、不同的情感体现和艺术价值。通过对这两位画家《母与子》题材作品的对比阐明了母性的伟大和母性题材的美术作品在美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及女性主义在其艺术作品中的深刻体现。
【关键词】:女性画家 母与子 母性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一) 选题意义及研究对象8
- (二) 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8-9
- 一、卡萨特、闫平简介及《母与子》作品简介9-10
- 1.1 卡萨特简介9
- 1.2 闫平简介9-10
- 1.3 《母与子》题材作品简介10
- 二、关于卡萨特、闫平《母与子》题材作品分析10-16
- 2.1 卡萨特《母与子》作品分析10-14
- 2.2 闫平《母与子》题材作品分析14-16
- 三、卡萨特、闫平在《母与子》题材作品对比16-29
- 3.1 卡萨特、闫平《母与子》的相同16-17
- 3.2 卡萨特、闫平《母与子》的不同17-27
- 3.2.1 绘画风格17-22
- 3.2.2 情感体现22-27
- 3.3 《母与子》题材作品强调了女性的重要性27-29
-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31
- 致谢31-3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作品3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兰婷;;重现光辉:米莱斯与他的《奥菲丽娅》[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2 王子明;;来自美国的印象派女画家玛丽·卡萨特[J];美术大观;2014年08期
3 李梅;;诗意的色彩 神秘的氛围——乔尔乔纳艺术作品探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4 李露琳;;毕沙罗的现代城市风景画探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年09期
5 李苗利;陈晶;吴杨;;美术专业与普通专业学生对中西方绘画作品的审美认知差异[J];心理科学;201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奉慧;论禅宗与景观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2 关维祥;视域·涵蕴·激情[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谢慕;卡萨特绘画的女性视角[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赵燕;原始绘画艺术与现代绘画艺术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邹大力;探析印象主义女画家玛丽·卡萨特[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娟梅;现代中国花鸟画倒影表现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陈晓璐;玛丽·卡萨特与闫平绘画的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田甜;现代女性的光彩[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9 章莹;论原始美术和儿童美术的共性特点对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的影响[D];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卡萨特、闫平母与子题材作品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5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95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