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神秘的色彩作曲家—对雷东后期灿烂而梦幻的艺术特色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07 17:02

  本文关键词:神秘的色彩作曲家—对雷东后期灿烂而梦幻的艺术特色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画家不断发展变化的艺术创作风格为脉络,重点分析十九世纪末法国象征主义画家奥迪隆.雷东在其进行彩色创作中的艺术特色。主要是深度剖析挖掘奥迪隆.雷东的艺术创作方法和艺术创作思想理念。雷东是在1840年4月20日出生于法国南部的波尔多,他是19世纪末象征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之一。雷东的名字会使人想起那些被异乎寻常的主题和充满艺术激情的色彩所启发的神秘作品,雷东的艺术有一种令人愉快和乐感的特性品质。雷东在五十岁之前的大部分艺术作品,一直都是在用黑色和白色这两种单调的颜色作画——木炭画和版画,他的这一时期的作品充满了忧郁的幻象,画面中出现了各种奇异的组合,如人体的一部分和动植物揉合在一起,具有一种独树一帜的风格。从19世纪90年代初,雷东的艺术开始转向一种全新的的面貌。他开始运用炫丽的色彩进行油画和粉彩创作,尤其粉彩画是雷东重要的艺术组成部分,那灿烂的色彩表现较之前的版画简直判若两人。以至于后来有人把雷东称为“神秘的色彩作曲家”。色彩使他的艺术色调改变了并且点亮了他最后二十六年的快乐时光。同时也是他艺术探索中最辉煌的时期。雷东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大师,他强调“艺术是对所有规则都排斥的自由开放的花朵”,艺术不要被世事所羁绊,要自由探索内心的精神世界。本次研究主要是沿着画家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风格特点为主要线索,具体分析研究雷东后期神秘的彩色绘画艺术特征和创作思想,他的艺术创作对西方美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希望能够提高当下人们的艺术创作水平,打破我们陈旧固定的艺术观念,为我们自己和当下的艺术输入新鲜的血液。
【关键词】:雷东 象征主义 色彩 粉彩 精神世界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1
  • 1.1 选题理由9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9-10
  • 1.3 研究现状10-11
  • 第二章 雷东绘画艺术形成之路11-17
  • 2.1 雷东绘画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11
  • 2.2 雷东的艺术生平11-12
  • 2.3 雷东的艺术成长期12-17
  • 2.3.1 雷东与象征派15
  • 2.3.2 雷东与印象派15-17
  • 第三章 雷东艺术风格的发展与转变升华17-28
  • 3.1 对于雷东“黑色时期”绘画特点分析17-20
  • 3.1.1 在黑色世界中的发展17-20
  • 3.2 对于雷东转入“彩色时期”艺术发展特点的分析20-25
  • 3.2.1 对粉彩的尝试20-21
  • 3.2.2 渐入彩色之梦21-25
  • 3.3 雷东后期绘画画面形式之美25-28
  • 3.3.1 对光与色的把握26
  • 3.3.2 诗意的情感与梦幻般的画面26
  • 3.3.3 对于植物学的研究和花卉植物题材的喜爱26-27
  • 3.3.4 画面中人性光辉的绽放27-28
  • 第四章 雷东后期艺术创作对艺术发展的影响28-32
  • 4.1 雷东后期艺术创作在美术史上的影响28-30
  • 4.2 雷东后期艺术创作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30-32
  • 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34
  • 后记34-3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穆妍;;色彩与情感交融的神秘探究——走进象征派雷东[J];艺术科技;2014年03期

2 康洁;;浅析象征主义诗歌的“神秘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2期

3 李宏楠;;从无意识重构谈雷东的艺术创作[J];美术大观;2011年01期

4 吕瑛;;论影片《阿凡达》的色彩运用[J];电影文学;2010年15期

5 闫哲峰;;浅谈近现代油画对传统油画的否定与超越[J];大众文艺;2010年01期

6 郭立;;雷东的艺术道路及特色[J];文艺研究;2008年02期

7 贾天实;;观念的跨越[J];艺术广角;2007年05期

8 让·塞尔斯 ,毛君炎;奥迪隆·雷东[J];世界美术;1986年04期


  本文关键词:神秘的色彩作曲家—对雷东后期灿烂而梦幻的艺术特色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9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29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2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