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汉赋与汉画的本体关系及比较意义

发布时间:2017-06-15 09:04

  本文关键词:汉赋与汉画的本体关系及比较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汉赋与汉画的比较,应当首先关注本体关系,然后才是比较意义。首先,汉赋、汉画是多文本组合体系。汉赋是由散体大赋和抒情小赋等独立文本组成的文本体系,汉画是由汉画像石和汉墓壁画等独立文本组成的文本体系。其中,散体大赋、汉墓壁画属主流社会艺术,抒情小赋、汉画像石属非主流社会艺术。这些关系是相关比较的逻辑起点。其次,审美走向上有三个关注点。审美文本上,汉赋是开放审美形态,汉画是封闭审美形态,后者因此有二次审美的要求;审美经验上,汉大赋在此岸构筑虚构世界的艺术特色,汉画像石则在彼岸构筑真实世界的艺术特色;终极审美上,汉大赋在此岸得到超越现实的生活体验从而构筑"劝百讽一"的虚构宇宙,汉画像石在彼岸得到重回现实的宗教体验从而构筑"事死如生"的写实宇宙。最后,语图关系的强势与平衡。汉赋表现出语言艺术的强势性,汉画则表现出图像艺术的平衡力,从而在艺术史层面上带来了语图的平衡结构和雅俗关系。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汉赋 汉画 本体关系 比较意义
【分类号】:I207.22;J209.2
【正文快照】: 汉赋与汉画是汉代艺术的主要样式,代表着 汉代艺术发展的最高成就,对当代研究者而言,两 者之间的比较始终是一个诱人的课题,随着交叉学科氛围的日趋热烈,这样的诱惑就更大了。汉赋与汉画的比较研究,目前一般有三个方向:一是艺术表现上的比较,如物象的对读考释,进行“写物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伟;南阳汉画的美术学价值[J];南都学坛;2004年04期

2 陈江风;汉画资源与学科建设[J];南都学坛;2005年01期

3 冯振琦;;汉画舞蹈的愉悦功能[J];南都学坛;2006年05期

4 周保平;贺俊彦;;汉画祥瑞龙[J];中原文物;2008年06期

5 郭旋;;南阳汉画保护利用存在问题及应对[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05期

6 郑志刚;;书法名石汉画考论[J];中国美术;2011年05期

7 杨俊峰;乔旭彬;;汉画图案浅析[J];文史博览(理论);2012年08期

8 曾宪波;浅析汉画中的虎[J];南都学坛;1990年05期

9 牛天伟;试析汉画中的西王母画像[J];中原文物;1995年03期

10 李真玉;试析汉画中的蟾蜍[J];中原文物;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荣有;;也谈汉画学学科建设[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文平;崔华;;浅谈汉画中的鱼[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朱绍鸿;狄小卜;;浅析滕州汉画中的“庖厨图”[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郑志刚;;书法名石汉画考论[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贾勇;;试析汉画中的天马[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田明;阎根齐;;岭南汉画初探[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林丽霞;;试析汉画中的历史故事[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晓媛;;从汉画看两汉生死观的嬗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曹新洲;;董仲舒的思想在汉画里的反映[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杨絮飞;;汉画艺术的“盆地现象”剖析——以四川地区为例,兼谈南阳地区汉画的艺术成就[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唐红丽;期待汉画“复活” 古为今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廖静好;感受汉画艺术[N];中国旅游报;2005年

3 廖静好;汉画鉴赏[N];中国旅游报;2005年

4 廖静好;汉画鉴赏收藏不分家[N];中国文物报;2006年

5 顾森;汉画,强悍的艺术[N];人民日报;2007年

6 刘辉;“二桃杀三士”汉画的意义与汉祠堂配置略释[N];人民政协报;2007年

7 李发林;《汉画考释和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1年

8 廖静好;汉画拓片收藏[N];中国文物报;2005年

9 郑先兴 蒋波 金爱秀;中国汉画学展开多学科研究[N];光明日报;2006年

10 王是;南阳汉画片石千秋[N];河南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佳;南宋山水画对日本汉画的影响[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2 文亚楠;楚风汉韵化顽石[D];重庆大学;2015年

3 方舒彦;汉画装饰符号分析[D];杭州师范大学;2007年

4 解晓辉;从汉画艺术谈我对中国画尚意精神的认识[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5 陈岩;汉画“孔子见老子”的资源和制作[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吴想;汉画中的翼兽图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7 王卓;试论汉画风格剪纸动画《嫦娥奔月》的造型艺术特点及艺术风格把握[D];吉林艺术学院;2011年

8 曲展;汉代绘画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黄媛;由汉画看两汉神仙观念的转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汉赋与汉画的本体关系及比较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1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51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d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