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杜堇人物画初探

发布时间:2017-06-17 00:05

  本文关键词:杜堇人物画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杜堇是明代中期著名的人物画家,与沈周、金琮、吴宽等江南地区的文人有着频繁的交往,其绘画对明代甚至以后的人物画有着很大的影响。明代中期对于杜堇的评价很高,甚至将其列为有明以来水平第一的画家,但是到了明代晚期,对他的评价开始出现负面声音,直至清代以后,对杜堇的评价就越来越少了。到了近现代,除了少数绘画史中会以只言片语描述杜堇外,几乎已经很少有人会提及杜堇。目前关于杜堇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杜堇绘画作品的专题研究,另一类是关于杜堇的综合性研究。第一类研究做得相对较多,并且,研究集中于《水浒人物全图》的讨论,其他作品相对研究得较少。这两类研究都开始得很晚,并且研究深度、准确性方面,都有待提高。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章是对杜堇真迹的确认。要确认杜堇真迹,必须对其绘画风格有所了解,本章先介绍杜堇其人以及文献记载中的杜堇绘画风格,通过对杜堇生平的简单介绍、文献记载中的杜堇绘画风格的总结,对杜堇风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通过对传世杜堇画作的介绍,对杜堇绘画作品做一概括性的了解。最后,综合前人意见、画面风格、题跋、著录等内容,选出十幅确定为杜堇真迹的作品,将其作为标准作品,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第三章中,在前文认定了杜堇的绘画真迹后,对杜堇真迹中的特征进行总结,以求更好地认识杜堇作品。其中,第一节对杜堇的书法风格进行了分期与概括,杜堇的书法前期较圆滑,中期字体开始变得方硬,但有些笔画仍较臃肿,晚期则变得坚挺有力。第二节对杜堇画中开脸、山石、树木等部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杜堇笔法精到有力,人物衣纹多用钉头鼠尾描,山石多用侧锋勾勒,斧劈皴皴擦,树木、竹叶等的绘画方法,也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通过这一部分的描述,力求对杜堇真迹的绘画特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第四章是关于杜堇绘画作品中可疑作品的分析,利用前文总结的杜堇绘画特征,对存疑的杜堇画作进行研究,从开脸、线条、树木、山石等画面元素对画面进行分析,以认定其是否符合杜堇风格。另外,结合书法、印章、题跋、著录等信息,对作品的作者归属进行判断。在这一章中,通过对以上信息的对比分析,找出杜堇存世作品中确定为伪的七幅作品。在第五章中,对本文叙述的观点进行总结,罗列出文中涉及的杜堇十幅真迹及七幅伪作。本文对杜堇的绘画风格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列出了确定的杜堇真迹,并通过对这些真迹的分析,归纳出了杜堇书法及绘画的风格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总结,对杜堇传世作品进行考察,找出其中存疑的作品。通过这样的研究,对杜堇存世作品做细致的筛选,为日后的研究做一定的铺垫。
【关键词】:杜堇 明代中期绘画 人物画鉴定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4
  • 第一章、绪论14-20
  • 第一节、学术回顾14-18
  • 一、关于杜堇画作的专题研究14-17
  • 二、关于杜堇的综合性研究17-18
  • 第二节、研究方法18-20
  • 第二章、杜堇绘画真迹的确定20-46
  • 第一节、杜堇其人20-21
  • 第二节、记载中的杜堇画风21-22
  • 第三节、流传至今的杜堇作品22-24
  • 第四节、认定杜堇真迹24-46
  • 一、故宫博物院藏《邵雍像》24-26
  • 二、上海博物馆藏《仕女图》26-31
  • 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玩古图》31-34
  • 四、故宫博物院藏《古贤诗意图卷》34-36
  • 五、上海博物馆藏《梅下横琴图》36-37
  • 六、故宫博物院藏徐霖、杜堇合作《花卉泉石图卷》37-41
  • 七、故宫博物院藏《题竹图》41-42
  • 八、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伏生授经图》42-43
  • 九、上海博物馆藏《草书合装》43-44
  • 十、《行楷送张天锡七律诗扇面》44-46
  • 第三章、杜堇真迹特征总结46-57
  • 第一节、书法特征46-47
  • 第二节、人物画真迹47-49
  • 第三节、人物画特征总结49-57
  • 一、开脸49-52
  • 二、衣纹52
  • 三、芭蕉52-53
  • 四、山石53-54
  • 五、竹子54
  • 六、树木54-55
  • 七、蜀葵55-57
  • 第四章、几幅杜堇名下的有争议之作57-85
  • 第一节、上海博物馆藏《秋林图》57-60
  • 一、画面58-59
  • 二、落款及印章59-60
  • 三、作者归属60
  • 第二节、上海博物馆藏《十八学士图屏》60-63
  • 一、人物开脸60-61
  • 二、竹子61-62
  • 三、山石62
  • 四、作者推测62-63
  • 第三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陶潜吟诗图轴》63-68
  • 一、开脸63-64
  • 二、衣纹64-65
  • 三、竹子65
  • 四、山石65-66
  • 五、松树66-67
  • 六、题跋与著录67-68
  • 第四节、扬州博物馆《绿蕉当暑图轴》68-72
  • 一、开脸69
  • 二、衣纹69-70
  • 三、芭蕉70-71
  • 四、山石71
  • 五、题款71-72
  • 六、收藏72
  • 第五节、辽宁博物馆藏杜堇、杜大成《草虫人物合卷》72-77
  • 一、开脸73
  • 二、衣纹73-74
  • 三、竹子74
  • 四、山石74-75
  • 五、图中线条75
  • 六、题跋75-77
  • 第六节、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藏杜堇《王母祝寿图轴》77-81
  • 一、人物开脸77-78
  • 二、人物衣纹78-79
  • 三、山石79
  • 四、树木79-80
  • 五、自题80-81
  • 六、题跋81
  • 第七节、日本私人藏《山水人物图》81-85
  • 一、开脸82
  • 二、松树82-83
  • 三、山石83
  • 四、落款83-85
  • 第五章、结语85-87
  • 参考文献87-91
  • 附录:杜堇编年行迹表91-95
  • 致谢95-9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实;;《水浒传》成书于明朝中叶可以定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2 倪龙娇;;明清绘画审美意识的转变与杜堇人物画的兴衰[J];国画家;2006年05期

3 倪龙娇;;杜堇版画《水浒人物全图》评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张朋川;;《韩熙载夜宴图》系列图本的图像比较——五议《韩熙载夜宴图》图像[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03期

5 王丽娟;;杜堇活动系年及生卒略考[J];美术学报;2012年04期

6 王丽娟;;《水浒传》早期传播史料考辨——以杜堇《水浒全图》为中心[J];明清小说研究;2012年03期

7 李伟实;;从水浒戏和水浒叶子看《水浒传》的成书年代[J];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01期

8 刘天振;;《水浒传》版画插图研究述略[J];水浒争鸣;2008年00期

9 U甒 霖;;明《十八学士图屏》考[J];上海博物馆集刊;2002年00期

10 乔光辉;;杜堇《水浒人物全图》伪托考[J];艺苑;2012年06期


  本文关键词:杜堇人物画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67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567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d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