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墨技法对中国山水画意境营造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淡墨技法对中国山水画意境营造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意境的塑造是中国山水画中的敦厚精神内涵的要求,是传达中国文人书卷气息的重要途径。中国人受老庄虚淡、贵柔思想的影响,崇尚中和、虚静的处世态度与审美。在绘画技法的选择上,自觉流露出对淡墨的偏好,这是因为画家内心淡然、雅静的状态,唯有借助淡墨自身的虚灵、冲淡、温和的特性来帮助画家呈现其内在精神状态。本文首先通过对中国山水画中意境所包括的几个要素进行简要的概括,然后侧重对意境美在中国传统辩证思想中的体现以及崇尚“淡”、“和”等方面进行论证,认识到我们的审美心理是建立在老、庄思想基础上的,在“道”的影响下我们寻求、向往自然的生生不息、清净无欲,以及对山川、河流的敬畏之情。得出山水画的创作也正是对此思想的体现,也是之所以绘画中倾向淡墨取法来营造画中意境的结论。我们国人的思想自古有着浓郁的“辩证”色彩,这亦是我们民族中和、敦厚性格的一大原因,我们深知物极必反,月满则亏之理,因此中和点的寻求,以及中庸之道是我们处世的特点。这也是中国山水画内在的根本精神。山水画中的疏密、干湿、浓淡等笔墨技法,时时传递出我们对静中有动,动亦有静的对立统一思想的追寻。中国画以文人画为主体,作为古代的知识分子,在他们的的队伍形成之初,对“形而上”的道的追求就成为了他们坚守的目标,这就使他们似乎具备着与生俱来的不同于“形而下”的雅正之气,中国文人的清高,思想根源正在于此,将对“道”的探求视为自己区别于他人的所在,自觉地将自身定位为真理的探寻者,发言人,具有强烈的精英意识,并时刻彰显着他们骨子里的文化优越感,也从而使他们面对世俗之事物时,自然地摆出一副与众寡合的清高姿态。因此,尚素雅、好澄澈便是他们的特性之一,淡墨简朴、空灵等特点,便是最佳的载体。在绘画过程中,淡墨系统的淡雅特性自然成为他们抒发性灵的物象上的寄托。中国传统绘画中所具备的雅正、澄澈之特质,正是文人内在气质的呈现,他们对真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亦是绘画生命的源泉,文人绘画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技法仅是为传递情感服务,对淡墨的偏好,是因为能更好的诠释他们心中的那份柔和但不失刚毅的特质。
【关键词】:意境 淡泊 静雅 澄澈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9
- 1.1 选题缘由7
- 1.2 研究现状7-8
- 1.3 创新之处8-9
- 第2章 山水画意境包含的要素以及背后的思想根源9-13
- 2.1 山水画意境中的“淡”9
- 2.2 山水画意境中的辩证精神9-10
- 2.3 山水画意境中的“和”10
- 2.4 山水画意境中的澄澈意象10-13
- 第3章 淡墨在塑造意境时的独特效果13-21
- 3.1 何为淡墨13-14
- 3.2 为何运用淡墨14
- 3.3 淡墨对淡然之气韵的营造14-16
- 3.4 淡墨对画中辩证思想营造的作用16-17
- 3.5 淡墨对意境中“气”的塑造17-18
- 3.6 淡墨对意境中的澄澈意象的塑造18-19
- 3.7 淡墨对意境中的“静”的塑造19-21
- 第4章 以当代几位画家为例来看淡墨对塑造意境的作用21-29
- 结语29-31
- 参考文献31-33
- 致谢33-3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开有;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淡墨散文诗集《大峡谷之恋》漫评[J];昭通师专学报;1989年01期
2 史红梅;;工笔牡丹步骤图[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07年01期
3 梅子;;《淡墨诗散文选》出版[J];文苑(西部散文);2014年01期
4 贾方舟;;画境与心境——石英的“淡墨山水”[J];画刊;2009年12期
5 ;王鉴为《行走》[J];中国书画;2006年06期
6 程慧宁;胡瑞琴;;淡墨工笔 自然天趣——江恂写生画册十幅品读[J];南方文物;2006年03期
7 冯广东;;怎样画兰(五)[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3年05期
8 庄农;淡墨浓情绘人生——记朗乡林业局小白林场场长兼书记王兆平[J];企业文化;1994年04期
9 范士轩;;枯笔淡墨画风浅议[J];时代教育;2007年14期
10 ;编读往来[J];风景名胜;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伯庆;;雪竹创作浅谈[A];'2007中国画创作观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自瑞;关于中国淡墨山水的探索与思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2 季宇;淡墨写作无声诗[N];文艺报;2007年
3 商报记者 隋永刚;张建岗:淡墨蕉林总含情[N];北京商报;2011年
4 白岩;淡墨挥洒入澄境[N];美术报;2006年
5 赵智强 赵文婧;淡墨勾画雪景竹石[N];中国商报;2005年
6 林木;邹文正:因心造境写梅骨[N];四川日报;2000年
7 苗磊;点性思维里的意笔花鸟[N];美术报;2002年
8 吴静初;水仙(二)[N];美术报;2002年
9 刘怀勇;笔墨概论[N];美术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珊;试论中国山水画的淡墨之美[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2 郅婷婷;淡墨技法对中国山水画意境营造的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丹;淡墨浅色总相宜[D];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4 宋燕;通山川之气,得画外之象[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淡墨技法对中国山水画意境营造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7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57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