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图像与技艺:清代外销画中的纺织图

发布时间:2017-08-01 01:17

  本文关键词:图像与技艺:清代外销画中的纺织图


  更多相关文章: 外销画 纺织图 纺织技艺


【摘要】:外销画是18、19世纪在广州地区兴盛了百余年的绘画品种,也是中西方贸易中十分重要的外销商品。近年来,外销画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外销画主要是由中国画师绘制,并且在绘画时采用不同程度的西洋绘画技法,专门供应输出国外市场的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不同于中国的传统绘画,又有别于地道的西洋画作,其自成一格,随着广州一口通商而兴,亦随着东南沿海五口通商而衰。而在外销画的众多题材之中,有关于传统纺织技艺的画作稀少而珍贵,这类绘画不仅清晰地再现了中国传统纺织技艺,还从侧面揭示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所以,用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将外销画与中国传统纺织技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外销画的历史背景、兴起、发展、衰落等方面的阐述,深入发掘了外销画的价值和意义,及其对中西方贸易的开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其次,通过对外销画中传统纺织类画作的概述和分析,重新梳理并深入探讨了传统纺织技艺的制作过程和步骤工序。与此同时,以外销画中吴俊所绘制的《制丝图》为例,分析了外销画《制丝图》与传统《蚕织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系统完整的阐述了传统纺织技艺。最后,通过对外销画中纺织图的探讨和研究,还反映出了清朝时期的社会状况、生活百态,以及对外贸易等情况。全文主要通过对外销画这种特殊的媒介和载体的研究,探讨分析了外销画中纺织图所展现的中国传统纺织技艺,及其所反映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外销画中的纺织图,真实地再现了中国传统养蚕缫丝的技艺,以及纺织印染的场景,是研究中国传统纺织技艺的珍贵的影像资料。同时,对研究广州地区的社会生活以及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和贸易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外销画 纺织图 纺织技艺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05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一、问题的提出10
  • 二、文献综述与评论10-15
  • (一) 外销画的相关文献研究10-11
  • (二) 纺织技艺的相关文献研究11-13
  • (三)《蚕织图》的相关文献研究13-14
  • (四) 图像证史的相关文献研究14-15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15-16
  • (一) 研究视角15
  • (二) 研究方法15-16
  •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6-17
  • (一) 研究目的16
  • (二) 研究意义16-17
  •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17
  • (一) 研究特色17
  • (二) 创新之处17
  • 本章小结17
  • 注释17-19
  • 第二章 外销画与外销画中传统手工技艺概述19-28
  • 一、外销画概述19-23
  • (一)外销画的兴起19-20
  • (二)外销画的发展20-23
  • (三)外销画的衰落23
  • 二、外销画中传统手工技艺概述23-26
  • (一)街头传统手工技艺24-25
  • (二)纺织类传统手工技艺25-26
  • 本章小结26-27
  • 注释27-28
  • 第三章 外销画中传统纺织技艺分析28-47
  • 一、养蚕缫丝28-32
  • (一)养蚕育茧28-31
  • (二)缫丝技艺31-32
  • 二、调丝、纬络、整经32-37
  • (一)调丝技艺33-34
  • (二)纬络技艺34
  • (三)整经技艺34-37
  • 三、织造染整37-41
  • (一)织造技艺37-39
  • (二)染整技艺39-41
  • 四、棉麻技艺41-44
  • (一)纺棉技艺41-43
  • (二)织麻技艺43-44
  • 本章小结44
  • 注释44-47
  • 第四章 外销画吴俊本《制丝图》研究47-58
  • 一、《蚕织图》与《制丝图》的关系47-50
  • (一)《蚕织图》的版本47-49
  • (二) 吴俊本《制丝图》的源起49-50
  • 二、吴俊本《制丝图》中的传统纺织技艺50-56
  • (一)采桑养蚕50-52
  • (二)缫丝织丝52-54
  • (三)丝绸贸易54-56
  • 本章小结56
  • 注释56-58
  • 第五章 纺织图中的技艺与社会58-65
  • 一、纺织图像与纺织技艺58-61
  • 二、纺织图像与清代社会61-64
  • 本章小结64
  • 注释64-65
  • 结论65-67
  • 参考文献67-7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1-72
  • 致谢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璐;;刍议晚清市井题材外销画的文化意义[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3年05期

2 刘要;张柳;;从广州外销画看西洋绘画对18、19世纪中国绘画的影响[J];美与时代(中);2013年08期

3 陈滢;;18至19世纪的广州外销画家及其艺术[J];美术;2013年04期

4 王少斌;;19世纪外销画画境的记忆与再现——广州黄埔古港景观规划设计构想[J];装饰;2013年01期

5 余戈;;从清末广州“外销画”看中西文化之融合[J];艺术百家;2012年S2期

6 史晓雷;;图像证史:运河上已消失的“翻坝”技术[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白芳;;略说广东“海上丝绸之路”[J];福建文博;2012年02期

8 郑书丹;;清代宫廷油画和广州外销画比较研究初探[J];大舞台;2011年10期

9 邓炜煜;;清代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沿海地区的西洋美术——上海土山弯西洋画和广州十三行西洋画艺术[J];大众文艺;2011年05期

10 张冰冰;;羊城风物——18~19世纪广州外销画的收藏与流转[J];收藏;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艳;;清代的中国外销画[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张月明;;关于“外销画”的几点疑问[N];中国文物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敏蔚;十九世纪外销通草水彩画的题材和材料之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01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601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9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