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两宋时期中国书画的历史传承与地理迁变

发布时间:2017-08-06 00:25

  本文关键词:两宋时期中国书画的历史传承与地理迁变


  更多相关文章: 北宋 南宋 书画传承 地理迁变


【摘要】:两宋书画艺术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盛期。北宋与南宋的书画发展受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书画风格具有时空烙印的同时,其发展过程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征。总体来看,宋代书画传承的特点很大程度是在两宋政权变化的基础上而产生。北宋时期相对统一的政治、繁荣的经济促成了书画艺术的繁荣,宋室南迁之后,虽只剩半壁江山,处于偏安、动荡的局面,然而书画艺术的繁荣却不亚于北宋,临安画院之盛不减汴梁。当然,由于政治上的变迁和书画家在空间上的南北移变,使得南宋的书画艺术在继承北宋繁荣发展的基础上呈现出从内容到风格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差异体现在不同绘画题材,其中山水画表现最为明显。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两宋时期的作品进行题材类型、技法表现、风格样式、思想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探究两宋书画风格特点的差异性。第二部分阐释了影响两宋书画传承的主要原因,分别从历史及地理等因素进行论述;在第三部分,笔者分别从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地理因素对两宋书画传承的影响,一方面是气候、植被、地质地貌等自然地理因素,另一方面则是书画创作重心的地理转移和书画家创作心理迁变的人文地理因素。通过对比研究,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到时间与空间共同作用下的两宋书画传承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两宋书画传承差异的形成不仅仅是历史的原因,地理的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关键词】:北宋 南宋 书画传承 地理迁变
【学位授予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6
  • 第一节 研究的依据和意义11-13
  • 一、研究的依据11-12
  • 二、研究的意义12-13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13-15
  • 第三节 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难点以及解决的方法15-16
  • 一、主要难点15
  • 二、解决方法15-16
  • 第二章 两宋时期书画风格的特点比较16-30
  • 第一节 题材16-19
  • 第二节 技法19-22
  • 第三节 风格22-28
  • 第四节 思想28-30
  • 第三章 影响两宋书画风格传承的主要因素30-39
  • 第一节 历史因素30-36
  • 一、政治30-32
  • 二、经济32-34
  • 三、文化34-36
  • 第二节 地理因素36-39
  • 第四章 两宋地理迁变对书画传承的影响39-55
  • 第一节 自然地理39-46
  • 一、气候39-40
  • 二、植被40-42
  • 三、地貌42-46
  • 第二节 人文地理46-55
  • 一、重心转移46-50
  • 二、心理迁变50-55
  • 结语55-57
  • 注释57-58
  • 图版目录58-59
  • 参考文献59-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3-64
  • 致谢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YANG LiJie;XU TianChen;;Animating Chinese ink painting through generating reproducible brush strokes[J];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2013年01期

2 张慨;;中国古代绘画地域性研究述评[J];艺术百家;2011年01期

3 顾平;杨勇;;两宋画院教育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06期

4 王艳;;画学的教育制度和画院绘画的文学化[J];美与时代(下);2010年10期

5 苏畅;;宋代山水画之美学研究[J];美苑;2010年02期

6 窦仲军;;两宋绘画风格嬗变的地理因素[J];西北美术;2010年01期

7 戴君虎;葛全胜;肖树芳;王梦麦;吴文祥;崔海亭;;1208-1369年陕甘宁交界地区干湿变化(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9年06期

8 吕少卿;;论两宋风俗画研究的方法论及史学意义[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年01期

9 赵英辉;;试析宋代画学教育对中国绘画的作用[J];上海艺术家;2007年05期

10 章夏芬;庄越挺;吴江琴;吴飞;;Hierarchical Approximate Matching for Retriev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Calligraphy Character[J];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思;北宋绘画文人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2 王云磊;北宋山水画中的自然观[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3 赵振宇;中国绘画地理态势与演进[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4 杨勇;两宋画院教育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5 王登科;书法与宋代的社会生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彭慧萍;“南宋画院”之省舍职制与画史想象[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7 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春燕;宋代山水画与宋词的共通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2 于扬;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类型探究[D];广州大学;2011年

3 康霞;宋代书法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赵振宇;宋代美术人才地理分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高林强;区域历史人才地理分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27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627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1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