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如画的”与历史意识:罗斯金“隐喻的”历史批评

发布时间:2017-08-14 13:06

  本文关键词:“如画的”与历史意识:罗斯金“隐喻的”历史批评


  更多相关文章: 罗斯金 “如画的” 历史意识 隐喻


【摘要】:罗斯金对"如画"美学观念的理解和肯定实际上是从关于视觉的思想史角度做出的,这就和"如画的"形式中内在蕴含的审美体验和历史意识关联并进。在罗斯金的批评理论中,"如画的"主要从审美关怀和内在情感的同情性力量两个层面展开,具体表现为"表面如画的"与审美关怀,"真正如画的"与人性关怀。以此,罗斯金推进了"如画的"与历史意识的蕴涵,以及与历史批评的隐喻式理解之间的关联论证。罗斯金对"如画的"这种视觉经验和心理联想结合的历史性尝试,实质上是对审美表现与历史理解之间内在相关性的探寻。作为一种隐喻的历史批评,该探寻向我们开放了持续深入的认知空间。
【作者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关键词】罗斯金 “如画的” 历史意识 隐喻
【分类号】:J201
【正文快照】: 一、“如画的”与心理关联《建筑的诗歌》作为罗斯金早期代表性的美学著述,其展开的线索之一正是“如画的”(thepicturesque),但并非对“如画的”进行界定,而是描述性地指出,如画的一些特质,如呈现方式的不规则性,颜色、色彩的变换,并且作为范例指出,两种最具如画特质的对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G·加德纳;周非;;约翰·罗斯金的生活——《迷途的天使》[J];文化译丛;1987年04期

2 戴维·希克瑞,李临艾,郑英锋;拜读罗斯金[J];世界美术;2001年02期

3 殷企平;;试论罗斯金的文化观[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殷企平;何畅;;环境与焦虑:生态视野中的罗斯金[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3期

5 金凯;;思想与情感的结合——约翰·罗斯金《芝麻与百合》中的环境意识[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蒲海丰;;罗斯金童话《金河王》中的水之美[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年01期

7 蒲海丰;;罗斯金童话《金河王》的生态解析[J];名作欣赏;2012年21期

8 操磊;;浅析济慈及罗斯金对想像力的观照[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许瑾瑜;;罗斯金美学思想中的泛神论“整体”[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年03期

10 刘须明;;“情感误置”与“自我湮灭”——罗斯金对艾略特“非个性化”论的影响[J];国外文学;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且岸;李大钊的社会主义观[N];学习时报;2004年

2 梁新;文明是一种高度自觉[N];吉林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畅;环境与焦虑:生态视野中的罗斯金[D];浙江大学;2010年

2 陈书焕;风景画进入文化史[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立彬;罗斯金美学思想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2 蔡成珍;静谧下面的惊涛骇浪[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3 张丹;论罗斯金艺术批评中的道德标准[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4 孙雪;对峙与折衷[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5 陈姗姗;论罗斯金自然观和文化观的相互融合关系[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72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672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1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