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夏荫》系列的创作笔记

发布时间:2017-08-15 01:18

  本文关键词:《夏荫》系列的创作笔记


  更多相关文章: 工笔画 《夏荫》 意境 画面重置 色彩


【摘要】:笔墨当随时代,中国传统工笔画作品穿越千年的时光,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时代印记。工笔画经历了盛唐的辉煌之后逐渐衰落,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笔画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现代记录手段为工笔画关上了一扇门,却开了更多风景旖旎的窗,画者可以把更多的构思和趣味深深融入到创作中去,更多地表达画外之意、弦外之音。在《夏荫》系列作品的创作中,我把《槐荫消夏图》表现出来的那种悠然意境作为“舞台”,通过学习借鉴经典工笔画中的典型形象,对画面主体进行置换,赋予其灵动的形式和新的内涵,表达的是在这个喧嚣繁杂的世界中,追求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超脱。构图和色彩在工笔画创作中极为重要。构图是一幅画的灵魂,作品会通过画面的内容、构图的形式来打动欣赏者,将欣赏者带入自己画面的情感世界,给欣赏者带来情绪和情感的触动。“随类赋彩”是工笔画的魅力所在,合理运用笔墨色彩能让画面主体突出、物象鲜明、格调高雅。对于整个创作画面色调的处理,我通过分层次的勾线、染色技巧,营造出了一种淡雅、唯美的效果。《夏荫》系列创作从构思、构图、勾线、设色、技巧,每个过程都凝结了我的刻苦和认真,每个环节都让我有新的思考,本论文主要围绕毕业创作的构思、过程和感想来进行。
【关键词】:工笔画 《夏荫》 意境 画面重置 色彩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7
  • 一、《夏荫》系列创作的构思7-16
  • (一) 《夏荫》系列创作的灵感来源7-10
  • (二) 《夏荫》系列作品的构图布置10-16
  • 二、《夏荫》系列创作的过程16-23
  • (一) 创作前的准备16-17
  • (二) 创作中画面色调的呈现17-21
  • (三) 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1-23
  • 三、创作感想23-29
  • (一) 当代工笔画发展趋势思考23-24
  • (二) “以形写神”——对工笔画话语空间的拓展24-26
  • (三) 既要把握细节又要把“放大镜”放下26-27
  • (四) 无人喝彩时更要坚持27-29
  •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31
  • 致谢31-32
  • 附录32-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林;;由尚形到尚意?——对当代工笔绘画发展可能性的思考[J];国画家;2008年06期

2 张天佐;;谈绘画艺术中“虚”的意境表达[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施莉亚;李嵩《骷髅幻戏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石娟;当代都市工笔画的时代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75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675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4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