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派”艺术对我创作的启发与影响
本文关键词:“物派”艺术对我创作的启发与影响
【摘要】:“物派”艺术家受到禅宗与道家思想的影响与启发,以自然物质为媒介,使用以大地艺术、装置艺术等表现形式,试图淡化“物”的实体,着重于探讨物质与空间、时间的关系。 日本“物派”它源于东方文化自身,传统而超然的自然观使它开拓出新的形式和观念,提供给观众奇妙而深刻的艺术体验并由此证明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本文第一部分对“物派”艺术进行基本的阐述;第二部分通过对部分“物派”艺术家作品与我的相关作品的解读与对比,分别从“画面气场的营造”、“达到力所能及的纯粹”、“探索的可能性”三个方面探讨“物派”艺术对我的创作思想的启发与影响;第三部分则从画面构成与材料应用两个方面,同样通过对部分“物派”艺术家作品与本人相关作品的解读与对比,阐述“物派”艺术对我的创作语言的启发与影响。 “物派”艺术对我自身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使我明确了自己的创作追求,即利用力所能及的纯粹来接近事物的状态。
【关键词】:物派 创作 纯粹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0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一、“物派”艺术6-9
- 二、“物派”艺术对我的创作思想的启发与影响9-17
- (一)、画面气场的营造10-13
- (二)、达到力所能及的纯粹13-15
- (三)、探索的可能性15-17
- 三、“物派”艺术对我的创作语言的启发与影响17-22
- (一)、依据画面需要重新编排自然形态18-20
- (二)、对材料的控制与征服20-22
- 结语22-23
- 参考文献23-2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24-25
- 致谢2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万里;纯粹精神的守望者──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审美品质[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兰钊;;蒙克版画中死亡主题的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李中军;;浅析视觉经验在艺术发展中的轮回[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郭志刚;重新审视艺术设计教育——从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理念探索21世纪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王晓丹;;明清时期西方文化艺术对中国美术的冲击和影响[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6 程颖;;中国不存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程颖;美术专业教育结构调整的必要性[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张清心;;本科教学中服装效果图教学研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高俊松;;浅谈西方绘画材料技法的历史发展与演变[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10 李平;周卫平;;印象派绘画的色彩魅力刍议[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于昆;;当代艺术的“越界”[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晓毅;;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现代主义特征[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惠波;;从语境角度论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判定[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清敏;古埃及阿玛尔纳时期艺术成就的历史解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尹霄;乔治·鲁奥的叙事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周飞强;博物馆的悖论[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6 施锐;德意志“希腊想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赵晶;从风景园到田园城市——18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中叶西方景观规划发展及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谷涛;体验的逻辑—现象学视野下的美术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定家;论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邹跃进;观念与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谈水彩画的装饰性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洋;民国前期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耿鑫瑶;用情勾画灵魂的表现艺术[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妍妍;试论具象油画语言的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魏义;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多维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郁民;论传统雕塑色彩介入当代雕塑创作活动产生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雷群;欧洲中世纪圣像画的形式语言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余娴;论素材的收集与油画创作的关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房丹;材料营造装饰绘画新语境[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45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74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