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中国写意油画—东西方两种文化载体的碰撞与融合

发布时间:2017-08-29 02:12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写意油画—东西方两种文化载体的碰撞与融合


  更多相关文章: 写意油画 文化 载体 民族性


【摘要】:中国写意油画是一个新兴的画派,它传承于中国传统写意画并从西方绘画中吸收养分,创造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文章通过讲诉写意油画的诞生与发展,了解什么是写意油画诞生的必然性。通过对“笔”和“意”的研究了解神和气韵在写意油画中的重要性。通过对荷兰画派伦勃朗的研究,了解荷兰独特的民族文化对伦勃朗的艺术成就有何重要意义,因此得出绘画离不开民族文化,从而论证民族性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论文以区分两种不同文化载体的写意油画为目的,探讨以西方文化为载体与东方文化为载体的写意油画之间有何不同。同时通过对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研究,了解其与中国写意油画的区别,得出精神与客观事物介入画面的先后顺序是两种绘画的最大区别,中国写意油画是先立意后表象,德国表现主义却与之相反。中国传统绘画是以道家为哲学指导思想。因此中国传统绘画讲究朴素、淡雅、简洁的审美观,以显示作者清净高远的艺术品位。中国写意油画与其一脉相承,这种哲学思想也继承了下来,所以中国写意油画也秉承着道家传统的审美观。而东方独特的传统哲学思想,将中国写意油画与其他画派相区分,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艺术家的多方尝试与社会的普遍重视,体现了写意油画的发展已成必然趋势。
【关键词】:写意油画 文化 载体 民族性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8
  • 第一章、何为写意油画8-11
  • 一、写意油画的诞生与发展8-9
  • (一)、写意油画诞生的基础条件8
  • (二)、写意油画的诞生8
  • (三)、写意油画的发展8-9
  • 二、写意油画中的“写”与“意”9-11
  • (一)、写意油画中的“写”9
  • (二)、写意油画中的“意”9-11
  • 第二章、写意油画的两种基本形式11-13
  • 一、以西方文化为主要载体的写意油画11-12
  • 二、以东方文化为主要载体的写意油画12-13
  • 第三章、中国写意油画与西方表现主义的区别13-16
  • 一、两种绘画的相似之处13
  • 二、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质的介入先后13
  • 三、写意油画的发展已成必然趋势13-16
  • 结论16-17
  • 参考文献1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法进;诗意的自然 深情的自我——谈写意画中的诗性表述[J];艺术教育;2005年05期

2 刘文生;写意的抽象性[J];书画艺术;2005年05期

3 张毅敏;;中国画重在写意[J];东方艺术;2005年20期

4 张卫海;;写意与写生[J];文艺研究;2006年05期

5 刘福芳;;也谈中国画的写意[J];美术;2006年10期

6 林锦镇;;国画写意画教学随感[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刘守信;;大写意画的有我与忘我[J];艺术百家;2006年07期

8 刘曦林;;写意与写意精神[J];美术研究;2008年04期

9 李莉;;小论国画写意牡丹小品的魅力[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8期

10 刘永业;;浅谈写意牡丹技法[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中杰;;审美随笔:写意画与中国艺术传统[A];东方丛刊(2002年第1辑 总第三十九辑)[C];2002年

2 罗婧旖;;论中国画“写意”手法在服装装饰设计中的映射[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3[C];2014年

3 黄金鹏;;宋元绘画略形写意的美学思想[A];东方丛刊(1998年第1辑 总第二十三辑)[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福建省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黄妍;传统书法与写意画的关系谈[N];美术报;2008年

2 纪连彬 魏广君;写意之为写意的中国问答[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人物画家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长 马振声;解读“写意”[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民盟中央常委 文化委员会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吴为山;写意雕塑的文化意义[N];团结报;2014年

5 钱海源;写意画的异化问题值得注意[N];美术报;2009年

6 柳浦;实践美术史观与写意画[N];美术报;2002年

7 记者 戚德刚;中国“重彩写意画”亮相贝尔格莱德[N];光明日报;2009年

8 魏广君;积极提倡写意画的学术意义和价值[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商报记者 隋永刚;孙晓斌:写意画情境高于物境[N];北京商报;2012年

10 徐建融;唐宋绘画的现实意义[N];文汇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浩滢;中国写意画的美学特质[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2 孙恩扬;泼墨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肖;写意的现实投射[D];复旦大学;2009年

2 高明宇;高卉民先生写意画之写与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浩滢;论写意画的自由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济军;中国写意雕塑之当代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5 杨亦中;论中国写意油画—东西方两种文化载体的碰撞与融合[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6 高艺文;传统书法与写意画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派;从“城市梦魇”看李孝萱写意画的真实性[D];安徽大学;2013年

8 王桂素;农民题材写意画的人文精神[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景芳;写意雕塑与中国书画写意精神的互通性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2年

10 郑丽琳;中国写意人物造型演变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50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750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4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