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墨为上”于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运用和意义
本文关键词:试论“水墨为上”于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运用和意义
【摘要】:纵观中国美术史,以中国山水画历史最为悠久,而中国山水画又以水墨山水尤为突出。自盛唐王维首创水墨简淡的山水画以来,水墨山水一直在中国山水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不仅涉及艺术创作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更重要的是它体现的绘画形式美感所反映了深刻的审美内涵。水墨山水历经千百年,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和创新。对中国当代艺术而言,水墨这一技法的运用使得当代艺术增强了内在精神和艺术的多元性;对水墨而言,当代艺术的提供了传统水墨技法创新的契机和动力。本文分为四个章节对“水墨为上”于当代艺术的运用和意义进行分析。第一章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中国绘画史“水墨为上”形成的原因,包括社会文化的影响、技法的发展和材料的改进;第二部分通过对相关资料的采集,具体分析了中国绘画史上“水墨为上”发展的历程。第二章通过中国当代艺术家及其绘画作品的实例分析,阐明“水墨为上”在当代绘画艺术创作中的运用。第三章论述“水墨为上”对于当代艺术在绘画艺术理论中意义,并结合笔者自身创作的领悟,对第二章进行补充和理论深入。笔者希望能在水墨与当代绘画艺术的研究中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推动水墨于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进程中贡献自身微薄之力。
【关键词】:现代水墨 中国当代艺术 运用 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8-10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8
- (二) 研究方法和目的8-10
- 第一章 关于“水墨为上”的探究10-14
- 第一节 中国绘画史“水墨为上”形成的原因10-12
- 一、社会文化背影的影响10
- 二、“书法入画”技法的不断发展10-11
- 三、绘画工具材料的不断改进11-12
- 第二节 中国绘画史“水墨为上”发展的进程12-14
- 第二章 关于“水墨为上”在中国当代绘画艺术中的运用14-20
- 第一节 现代水墨的界定14
- 第二节 现代水墨的发展14-15
- 第三节 现代水墨的运用实例分析15-20
- 一、吴冠中水墨实例15-16
- 二、新文人画水墨实例16
- 三、抽象水墨实例16-17
- 四、都市水墨实例17
- 五、其他水墨现象17
- 六、实验水墨实例17-20
- 第三章 关于“水墨为上”对中国当代绘画艺术中的意义20-23
- 第一节 水墨的继承与发展20-21
- 第二节 水墨的中西问题21
- 第三节 我对现代水墨的实践21-23
- 结语23-24
- 参考文献24-25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25-26
- 致谢2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燕霞;;从“传神写照”到“以形写神”——试析顾恺之的绘画美学观[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王小红;;《富春山居图》原貌考[J];书画世界;2011年06期
3 席奇峰;杨鑫;;浅析两京地区汉墓壁画出现和发展的条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薛景;;《诗经》图学概况及研究意义[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张梅;;《庄子》与文人绘画的创作心态[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邱志诚;;唐、五代成都的绘画和雕塑[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李文玉;;古代学者颜之推的类书编撰及文化学术传播活动[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路永照;;兴会、妙悟缘何而来——古典文论关于灵感的认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3期
9 龙红;王玲娟;;汉字的创生设计——关于“仓颉造字”的神话传说[J];创意与设计;2011年06期
10 曹星飞;;艺术视觉效应中的“形”与“型”辨正[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长虹;;神话与历史——唐代《八骏图》研究[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阮立;唐敦煌壁画女性形象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沈其旺;中国连环画叙事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汪仕辉;唐代士族家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王海;宋明两代院体画的兴衰对现代工笔画复兴的启示[D];天津大学;2011年
7 李烨鑫;图像化时代的图文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斯斌;玄言诗批评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孝鸿;中国文人画史上的“四大”坐标[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10 赵权利;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良伟;论中国书法与山水画艺术的同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传宝;唐代工笔人物画中男子冠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欣凤;论疏体画风对传统人物画的影响及其审美渊源[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敏;唐代佛教人物画创作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姚翔萍;武则天时期洛阳都市旅游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李金莲;中国古典美学“境”范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巩怀霞;《香祖笔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焦媛媛;金代重彩壁画颜料与施色技法的探索及复原临摹实验[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明丽;汉代“私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颢璇;中国传统绘画文质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756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756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