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戏曲版画研究
本文关键词:明代戏曲版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戏曲活动 版画 明代戏曲 西厢记 文学作品 戏曲研究 插图 批评意识 读者 文字批评
【摘要】:正 明代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特别是戏曲、小说的插图刻本,版本多,流传广,达到"书板日增月益"、"家畜而人有之"的地步。戏曲剧本是戏曲版画的载体。早期剧本主要作为演出的脚本,其插图往往具有规范演出的作用,或者类似穿关的规定。这也是早期的戏曲版画中人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戏曲活动 版画 明代戏曲 西厢记 文学作品 戏曲研究 插图 批评意识 读者 文字批评
【分类号】:J209.2;J809.2
【正文快照】: 明代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特别是戏曲、小说的插图刻本,版本多,流传广,达到“书板日增月益”、“家畜而人有之”的地步。〔’〕 戏曲剧本是戏曲版画的载体。早期剧本主要作为演出的脚本,其插图往往具有规范演出的作用,或者类似穿关的规定。这也是早期的戏曲版画中人物衣容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凡;新古典主义之勃兴——兼论曹文轩的小说创作[J];当代文坛;2001年06期
2 徐巍;视觉文化语境中当代小说的空间化趋向及其意义[J];当代文坛;2005年06期
3 李星明;秦俑头像的肖像性及其文化审美特征[J];东南文化;2003年01期
4 张淼;苍天负我 我负苍天——论元曲家乔吉的心态与创作[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管兴平,李汉芝;论废名小说的含蓄与晦涩[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01期
6 苏文菁;小说叙述时间的空间化——电影手法对当代小说的反哺[J];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03期
7 陈斌;“诗画同律”与“诗画异质”——苏轼和莱辛诗画观文化内涵比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8 韦忠才;论模糊美及其中介[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9 吴俊;钱钟书对莱辛《拉奥孔》的超越——兼评对钱钟书学术成就的贬低[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王桂妹;“诗中有画”的界限与适度——对闻一多《秋色》的另一种解读[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桂妹;;诗与画的超越与界限——对闻一多《秋色》的另一种解读[A];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武新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D];复旦大学;2004年
3 黄晓燕;华莱士·史蒂文斯诗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徐晓庚;黑格尔关于造型艺术一般问题的考察[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5 高建为;左拉的自然主义诗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君;从工匠到“神经”天才[D];四川大学;2006年
7 冯民生;中西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8 乔焕江;通往天堂的审美之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额尔敦;《江格尔》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张克锋;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画论的会通[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艳红;夏目漱石和传统文化[D];湘潭大学;2001年
2 张同铸;叙事性意境及其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郭章容;论音乐与菲茨杰拉德的创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卜庆安;屈大均诗歌意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蒋小平;新时期大众文化的美学审视[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晓军;张竹坡叙事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艳丽;论爱伦·坡恐怖小说的现代性[D];暨南大学;2004年
8 贺文荣;唐代题画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谢素科;莱辛与德国启蒙运动[D];湘潭大学;2004年
10 郭冬梅;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对深度的阐释[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国钦;;评《晚清演剧研究》[J];广东艺术;2010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恒夫;;论上海戏曲的过去、现状与振兴的对策[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2 吴慧颖;;从民间戏曲的经验教训看基层和谐社会建设[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曾复;;忆听戏与学戏[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徐蔚;;莆仙戏的地域文化特色[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润海;杂说戏曲的民间保护、生存与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王一雄邋汤文谦;云霄民间戏曲绽放芬芳[N];闽南日报;2007年
3 朱琦;谈海外传播戏曲文化问题[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翁黎珍;从民俗戏曲活动看戏曲演出市场[N];文艺报;2007年
5 史云海;戏曲路向何方[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首席记者 杨素英邋记者 王媛;山西百朵“小梅花”省城舞台展风采[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7 李春耕 郝伟;筚路蓝缕勤耕耘 戏曲研究创新路[N];山西日报;2006年
8 韩宗树;湖南“公共大戏台”还戏剧平民本色[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安葵;《香魂女》的魅力[N];中国文化报;2001年
10 孙燕;关注戏曲生存 重在理论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霞;保定市群众性戏曲活动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郭强;晚明南京戏曲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莎莎;戏曲史视野中的乾隆皇帝下江南[D];厦门大学;2007年
4 鲍开恺;扬州卢见曾幕府戏曲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贾战伟;江南织造与清中叶戏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温群荻;宁都民间戏班探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7 元文忠;陕西古戏楼调查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郭玲;清代前中期折子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夏玉瑶;扬州盐商七大内班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辛太鹏;临朐县吕剧艺术及音乐形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67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767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