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探析在铜版画艺术中对“线”的感悟

发布时间:2017-09-02 00:12

  本文关键词:探析在铜版画艺术中对“线”的感悟


  更多相关文章: 线 铜版画 形式 技法 情感表达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线条在绘画艺术中的出现应用到不断演变的过程,重在探析线条这样一种绘画技法在其技法本身以及精神层面的艺术价值,以铜版画为例具体阐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艺术是在人的情感作用下产生的表现手段,同时也可以说艺术是人深层情感抒发的最为直接真诚的的方式,这种情感的诉说展现在绘画艺术上就得到了一幅幅极具热情的画作。艺术家在不断的艺术实践探索中寻找着最能完美表达自身思想的艺术符号技巧,而本文所说的线便是其中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线在整个绘画艺术中一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其技法上无可取代的符号特点,而在历史不断的发展中线条也让我们看到其在技法之外的,独立的艺术精神品格上的魅力。在技法上线条是最为直接有效且特质鲜明的技术手段,在精神上线条则传达给我们单纯且多变,直接而婉转的丰富的个性魅力。从铜版画出现开始线条便一直沿用至今,影响着铜版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画家都在围绕着它展开艺术创作,同时艺术家也在不断的完善着线条的更为富的表现形式,线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一次次改变着其思想上所承载的意义。线条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版画,所有的绘画艺术无依赖着其独特的艺术功能,绘画形式因技法不断的完善,同时技法符号的特定内涵也随之明确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技巧上的不断突破,同时也看到艺术家们思想上的升华。
【关键词】:线 铜版画 形式 技法 情感表达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1章 绪论9-10
  • 第2章 线的艺术语言魅力10-29
  • 2.1 线的产生10-11
  • 2.2 线的发展11-13
  • 2.2.1 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线11-12
  • 2.2.2 西方绘画艺术中的线12-13
  • 2.3 线的表现形式13-25
  • 2.3.1 线的实用技法表现13-18
  • 2.3.2 线的情感表现18-25
  • 2.4 线的审美性25-29
  • 第3章 铜版画的渊源以及艺术魅力29-34
  • 3.1 铜版画的发展演变29-33
  • 3.2 铜版画的艺术魅力33-34
  • 第4章 线在铜版画中起到的作用与意义34-48
  • 4.1 铜版画的艺术特点34-35
  • 4.2 线在铜版画中发展过程35-43
  • 4.2.1 铜版画中线的特点36-37
  • 4.2.2 铜版画中线的发展历史37-43
  • 4.3 线在铜版画中多样的表现形式43-48
  • 第5章 线对铜版画艺术创作的重要影响48-55
  • 第6章 结论55-57
  • 参考文献57-58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58-59
  • 致谢59-6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安;;略谈中印传统文化之差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胡白如;余文学;;水库移民补偿中政府的权力策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9期

3 凌善金;金世胜;陆林;鲍静;;论地图艺术的特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张晓熙;林洪;;观念艺术在设计理念中的应用价值——当代中国艺术设计美学“观念艺术”之我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5 苏素芬;;浅谈绘画中的观念性元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6 郭国良;蒋茜;;简评约翰·伯格《G》的立体主义文学实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7 沈鸿雁;;从绘画到文学和音乐——简评法国印象主义的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8 李荣;;汉代孝子图与北魏孝子图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9 江红;;汉德视角下的中西文化概念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10 付钧升;;浅析现代油画的“后期制作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吉吉;;毛泽东图像研究[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2 孙晓霞;;从“海景”到“菜园”的视角迁移——关于当代乡村艺术活动的理论构想[A];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3年

3 刘欣;;浅论人物类博物馆陈列中的情感表达[A];2013年中国人物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王宇辉;;试论吸纳世界优秀法律文化[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5 矫克华;;文而化之,化而文之——现代景观设计的中国精神文化体现[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3[C];2014年

6 罗海滨;刘善仕;王红椿;吴坤津;;转型期的有效管理机制?—内控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构念及外部环境影响效应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古志辉;;战略柔性与公司捐赠:关于中国经典管理哲学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8 耿羽;王会;;土地开发型村庄的休闲性质:公共性的衰退[A];中国休闲研究2014[C];2014年

9 高学强;;家族主义与中国传统法——以刑事法为中心的考察[A];传承与创新:中国法制史学六十年 张晋藩先生执教六十周年暨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6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风英;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演变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谢宝婷;社会信任的困境与基础[D];上海大学;2011年

10 李季;荀子行政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腾飞;水彩画当怀文抱质——画面与精神共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乔宇;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都市社区治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杨勐;硕士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金生伟;竞技篮球运动表演艺术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金玲;《大地》三部曲的跨文化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方静;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8 朱静萍;论老舍和赵树理小说创作中的二元对立思维[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魏强;从中国山水画和风景油画谈写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杜瑞芹;中国传统乡土伦理与当代农村人际关系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75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775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b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