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城农民画艺术特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03:27
本文关键词:贵州水城农民画艺术特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城农民画 民族文化 民间工艺 艺术特征 艺术特色
【摘要】:贵州水城农民画是不同于学院派风格的通俗画,它的创作群体多是一些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借助于剪纸、刺绣、蜡染、挑花等民间工艺的技法,以笔代针,以色代线,以纸代布,来描绘他们的生活、风俗、信仰等。自由、随性的创作思维,使水城农民画富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并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乡土特色。本论文拟从艺术学的视角,对水城农民画的艺术语言进行解读,对其艺术特征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对水城农民画的发展和推广,总结理论知识起到一定的实际作用。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总共三万多字。第一部分介绍了水城农民画概况,追溯了我国农民画的起源及发展历程,重点讲述了水城农民画的历史和现状。第二部分介绍了水城农民画的题材来源、创作思维与创作方法。第三部分从构图、色彩、造型三个方面分析了水城农民画的艺术特征。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解读了水城农民画中所蕴含的艺术特色,首先将水城农民画与省内外的农民画相比,突出水城农民画的地域性。其次介绍水城少数民族的刺绣、蜡染、挑花及其他民间工艺,分析它们在水城农民画创作中的运用,解读水城农民画中浓郁的民族特色。最后介绍水城农民的大山生活和他们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分析水城农民画的乡土特色。第五部分介绍了水城最具代表性的一些农民画家,如董成、杨明英、徐承波等,并对他们的一些代表作进行分析和解读。第六部分,从政治、文化和民间艺术传承角度,诠释了水城农民画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水城农民画 民族文化 民间工艺 艺术特征 艺术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1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8-9
- 二、研究现状9-10
- 三、研究方法10-11
- (一) 文献调查法10
- (二) 实地调查法10
- (三) 访谈调查法10
- (四) 对比分析法10-11
- 第一章 贵州水城农民画概况11-19
- 一、农民画11-13
- (一) 中国农民画的历史起源11-12
- (二) 中国农民画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2-13
- 二、水城县概况13-14
- 三、水城农民画的发展历史14-19
- (一) 水城农民画的历史起源14-16
- (二) 水城农民画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6-19
- 第二章 贵州水城农民画的题材来源、创作思维与创作方法19-27
- 一、题材来源19-24
- (一) 农业生产19-20
- (二) 民俗节庆20-21
- (三) 故事传说21-22
- (四) 日常生活22-23
- (五) 新农村23-24
- 二、水城农民画创作思维24-25
- 三、水城农民画创作方法25-27
- 第三章 水城农民画的艺术特征27-32
- 一、构图特征27-28
- 二、色彩特征28-29
- 三、造型特征29-32
- (一) 抽象造型特征30
- (二) 随意性特征30-32
- 第四章 水城农民画的艺术特色分析32-43
- 一、地域特色32-36
- (一) 与省内农民画之对比32-34
- (二) 与省外农民画之对比34-36
- 二、民族特色36-40
- (一) 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升华36-39
- (二)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浸透39-40
- 三、乡土特色40-43
- 第五章 水城农民画主要画家代表及其主要作品分析43-49
- 一、董成及其主要作品分析43-44
- 二、杨明英及其主要作品分析44-45
- 三、徐承波家族及主要作品分析45-49
- 第六章 水城农民画的现实意义49-52
- 一、政治功能49
- 二、文化功能49-50
- 三、民间艺术传承功能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5
- 附录一55-56
- 附录二56-57
- 致谢57
本文编号:782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7825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