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当代中国乡土油画中农民形象的塑造

发布时间:2017-09-03 12:23

  本文关键词: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当代中国乡土油画中农民形象的塑造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 乡土油画 农民形象 塑造


【摘要】:上世纪80年代初,当代中国乡土写实油画出现了一次大的浪潮,以陈丹青、罗中立为典型代表;本世纪初,一批艺术家开始着力于农民形象的塑造与探索,聚焦于农民工兄弟,关注社会大的历史变迁。其中以忻东旺、徐唯辛、刘小东等为代表的艺术家深入现实生活,体验普通民众的疾苦,为弱势的农民工造像立传,书写他们本有的生命价值和人性的尊严。他们以多样的艺术方式和大量的绘画实践塑造出形态各异的农民工形象,他们或以“他者”的眼光来审视、诠释和塑造藏民、父亲的农民形象;或以“自我”——融入其中的正视来探索农民工内心的精神世界,他们笔下鲜活的农民工形象和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国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当代中国农民的界定,民工潮及当下农民工在城市的基本生存状态;第二部分介绍中国油画发展进程中的农民形象塑造,从引进初期达官贵人造像到发展中为普通民众造像的不同时期,阐述农民形象在油画中的表现;第三部分着重阐述了当代中国乡土油画农民形象的塑造与探索,以画家个案的形式展现,列举当代有影响里的艺术家,从他们的自我身份的界定,以“异己者”审视或以“自我”融入其中的正视来探索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命价值和人性的尊严。第四部分阐述了画家对农民形象的情感表现及心理分析,既有艺术家对乡土自身情感的诉求,亦有他们社会责任意识的主动承担。第五部分当代中国乡土油画发展的未来的展望与发展契机。
【关键词】:当代 乡土油画 农民形象 塑造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3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2
  • 第一章 绪论12-14
  • 1.1 当代农民的定义12-13
  • 1.2 当代农民的生存状态13-14
  • 第二章 中国油画的发展阶段14-21
  • 2.1 为达官贵族造像时期14-15
  • 2.2 多极化的萌芽中下层人物为主体的现实主义油画的初现雏形15-16
  • 2.3 建国后现实主义油画对民众的描绘16-17
  • 2.4 多元绘画的当代中国乡土油画兴起17-21
  • 第三章 当代中国艺术家笔下农民形象的塑造与探索21-44
  • 3.1 忻东旺的农民艺术形象夸张变形的造像21-30
  • 3.1.1 夸张变形造像的探索22
  • 3.1.2 夸张变形造像的感悟22-24
  • 3.1.3 忻氏的小人物特写24-30
  • 3.2 徐唯辛的民工系列为众生造像30-36
  • 3.3 张延昭农民艺术形象的泼墨写意和夸张表情36-38
  • 3.4 陆庆龙的农民形象的塑造38-41
  • 3.5 李节平农民艺术形象的塑造41
  • 3.6 刘小东的农民形象的塑造41-44
  • 第四章 当代中国画家对农民形象的情感表现及心理分析44-48
  • 4.1 他者的审视44-45
  • 4.2 自我审视融入其中的正视45-46
  • 4.3 中国当代画家的社会责任感46-48
  • 第五章 中国乡土油画发展的未来展望与发展契机48-50
  • 参考文献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添乾;;回望乡土——20世纪80年代中国乡土诗发展概览[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飘一代子;;一个土博士不留洋之十大理由[J];今日湖北;2002年03期

3 夏艾青;钟璞;;论中国乡土文化热的中西语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吴梅;;中国乡土油画艺术风格初探[J];宿州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5 红孩;;地域性的胜利[J];作品;2008年04期

6 蔡章田;;清新的农村画卷 全新的农民形象——雷明才诗集《新农村之歌》赏析[J];诗词月刊;2010年03期

7 陈国恩 ,王俊;中国乡土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浮躁》、《废都》、《高老庄》的精神症候分析[J];文艺评论;2004年05期

8 梁鸿安;;写乡土命运 绘时代风神——《中国乡土小说选》析评[J];贵州社会科学;1986年08期

9 毕新伟;;绘制乡土中国的全景图——读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J];小说评论;2008年04期

10 肖敏;;诗人在黑夜里喊故乡——田禾诗歌创作论[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陈兴鑫;杨玉冰获“中国乡土艺术大师”称号[N];乐山日报;2009年

2 王志彬;反思中国乡土文明的《后土》[N];文艺报;2013年

3 董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下中国乡土散文的转型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熊元义;乡土诗人“谒韶山,咏韶山”[N];文艺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胡嵘;《望山》:新疆电影最新力作[N];中国电影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钱琦;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当代中国乡土油画中农民形象的塑造[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2 唐丽娇;渐逝的风景:论中国乡土画家的审美变迁[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84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784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2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