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李青创作的观念性表达—谈我的创作实践

发布时间:2017-09-03 13:38

  本文关键词:李青创作的观念性表达—谈我的创作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观念性 颠覆 时间性 碰撞与冲突 游戏互动


【摘要】:继85新潮之后,新一代的年轻艺术家在前人的影响下,在艺术的观念性表现上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李青作为表现个人经验与个人态度的年轻艺术家之一,其作品的观念形态与表现形式还是值得我们去探索与研究的。艺术的“观念化”追根溯源应该从杜尚的第一千零一次作品《泉》搬入美术馆,至此之后,一个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开始孕育而生。对于艺术的观念性表现一直以来是人们争相讨论、研究的。当然本文在论述艺术的观念性表现的同时多少涉及观念艺术的特征,但是本文并不会阐述这个超大容量的艺术概念。本文只试图以李青的艺术创作体验为引导,通过对他作品的解读分析,探索李青创作的观念化历程。通过对其作品表现形式以及创作的主题性、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总结与归纳,达到对李青独特艺术语言的全新意、全方位的认知。同时,也为我的创作实践提供一个切实的指导方向。本文在绪论部分对李青的生平简介与艺术经历进行一个简单概述,追踪其走上艺术这条路的原委以及他的艺术轨迹,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观念性”定义的说明以及艺术观念性表现的根源与发展进行一个纵向梳理整合,并阐明艺术的观念性表现的现状。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研究重点内容,对李青艺术历程的探索,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解读,追踪其进行艺术创作的意图与动机以及创作一种智力游戏与绘画结合、运用新媒体技术来传达观念的叙述方式。从规则的消解与颠覆、自我的生命体验与时间性的强烈意识这两个方面总结分析李青创作的观念性表现。第三部分则是从对李青创作研究当中找到一些对于我今后艺术道路的启示。在今后的创作中应该要秉承一种游戏互动的方式,寻找独特的认知方式与表达形式,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创新,自由的传达自己的思想观念。
【关键词】:观念性 颠覆 时间性 碰撞与冲突 游戏互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05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1
  • 第一章 艺术的观念性表现的根源与发展11-14
  • 第一节 “观念性”的定义11
  • 第二节 艺术观念性表现的根源与发展11-12
  • 第三节 艺术观念性表现的发展现状12-14
  • 第二章 李青创作的观念性表达14-19
  • 第一节 以游戏的方式叙述结构14-17
  • 一、并置的像——数码技术与观念绘画14-16
  • 二、重构与置换的趣味性16-17
  • 第二节 运用新媒介17-19
  • 第二章 观念性表达19-22
  • 第一节 规则的消解与颠覆19-20
  • 第二节 生命体验与时间性20-22
  • 第三章 通过对李青艺术实践的思考给我的创作启发22-25
  • 第一节 追求游戏互动22
  • 第二节 寻求独特的认知方式22-23
  • 一、创作形式的“碰撞”与“冲突”22-23
  • 二、回归艺术本源——“凝神观照”23
  • 第三节 李青的艺术实践对我创作的影响23-25
  • 结语25-26
  • 参考文献26-28
  • 致谢2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华;;“观念性绘画表达”探议[J];装饰;2006年05期

2 孙志晔;;谈观念性在材料创作中的意义[J];艺术教育;2011年12期

3 凯文·华莱士 ,丁迎宁;生活与艺术的真谛[J];中华手工;2004年01期

4 ;审视自己的一生[J];健身科学;2012年02期

5 陈海强;;新生代油画肖像图式的探索[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吴毅强;;当代艺术的原创性就是观念性[J];雕塑;2012年05期

7 诸大建;科学观念简论[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0期

8 师晖;;歌唱的几个观念性问题[J];大众文艺;2010年12期

9 余建军;陈晶;;人的本质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S5期

10 梁建华;;追寻门迭塔的芳踪[J];世界博览;2000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俊茹;观念性水墨的实验[N];文艺报;2000年

2 汪洋;观念性肖像绘画语言浅论[N];美术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严存义 杨桓;破除劳务输出观念性障碍[N];甘肃日报;2005年

4 美籍华人艺术家、批评家 甘一飞;“原点”与“燃点”[N];凉山日报(汉);2011年

5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琦;法律与艺术[N];人民法院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思捷;论观念性不可量物侵害[D];南京大学;2014年

2 李婷婷;语言形式作为观念性的表达[D];天津美术学院;2016年

3 陆希;李青创作的观念性表达—谈我的创作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4 杨晓奇;陌生化与观念性[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785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785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0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