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的肖像画系列创作
本文关键词:谈我的肖像画系列创作
【摘要】: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向画者提供了绘画的素材,而人物肖像作为现实生活中最普遍的存在,在绘画艺术的长河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我一直热衷于对人物形象的关注,感受身边的人与事,去观察与发现,将感染到自己的物象以想要表达的方式展现出来,意在展现人物的精神性层面。因此,,我将肖像画作为我研究生期间探索与实践的方向,去深入挖掘,这个过程,使我受益匪浅。 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是我对绘画内容和形式的定位。出于对人物肖像的由衷关注,我坚定的将创作题材定位在人物肖像画上。然而,任何物象都要考究以怎样的表现形式跃然于画面之上,从而我开始了对表现形式及语言的探索。第二章是解析我的肖像画系列创作,该章节中我分别从视觉的“真实”、精神的传达、形式的美感、造型与笔意的统一这四个层面概述了我肖像画中四个特点,并以自己的作品为例加以论证。第三章是对我肖像画系列创作的反思。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难免碰到阻碍,只有不断的进行反思和总结,才会在绘画造诣上有更大的进步。在今后的创作中,我将继续求知和探索,进而来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
【关键词】:肖像画 精神性 表现形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0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引言6-7
- 第一章 我对绘画内容和形式的定位7-10
- 第一节 对人物肖像的关注7-8
- 第二节 对画面表现形式的探索8-10
- 第二章 解析我的肖像画系列创作10-17
- 第一节 肖像画中视觉的“真实”10-12
- 第二节 肖像画中精神的传达12-14
- 第三节 肖像画中形式的美感14-15
- 第四节 肖像画中造型与笔意的统一15-17
- 第三章 对我肖像画系列创作的反思17-19
- 第一节 创作中存在的不足17-18
- 第二节 今后创作中努力的方向18-19
- 结语19-20
- 注释20-21
- 参考文献21-22
- 致谢22-2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23-2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部分绘画作品24-3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磊;余光华;;商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植入广告探析[J];传播与版权;2015年06期
2 冯超;;绘画的形式与意味[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付丽华;;沈从文创作中水的精神文化原型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彭哾;彭鲲;;19世纪末20世纪初设计对现代艺术的影响[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李畅;;凤台“陈派”花鼓灯艺术的审美探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张路黎;《务虚笔记》之虚——论史铁生《务虚笔记》形式上的新探索[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徐墨菊;;城市文化的视觉表达——符号[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马云;翩翩起舞的小说家铁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潘啸龙;;缘情“言志”与“中和”、“激切”之美——诗、骚诗学思想浅论之一[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潘啸龙;王轶;;“隐”“秀”并用与创作中的虚静和骚动——诗、骚诗学思想浅论之二[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蓦;;艺术消费:超越纯娱乐的审美再创造——莱辛剧评的现实意义[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胡飞;喻晓;;论设计的客观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王天锐;;浅议贵州民族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邹红;;焦菊隐的“戏剧—诗”观念及对当代话剧的启示[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6 姚朋;;浅析事件因素对风景园林场所感的影响[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程晓曦;单军;;地域性城市设计与研究的逻辑理念——以青海省海南州恰卜恰镇城市设计为例[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肖湛;许海;;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论音乐和其他艺术的区别[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宁;孙迟;;论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意性应用[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3年
10 孟维;;多维视野下平面设计的新发展[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6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海萍;维柯的诗性智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艺虹;世纪之交都市言情剧的情爱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2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陈哲;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董鸣;丝网版画的印痕魅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秀梅;休闲食品包装的趣味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琦;基于产品意象的感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李天翔;费尔南多·波特罗艺术述评[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0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800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