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欲为无李论”与北宋文化艺术变革之风向
发布时间:2017-09-07 11:36
本文关键词:“余欲为无李论”与北宋文化艺术变革之风向
【摘要】:在王安石主导的政治经济变革的同时,北宋文化领域也出现了变革思潮,米芾提出的"余欲为无李论"是北宋文化思潮革新在艺术领域的一种反映。此论固然有当时李成山水真迹流传少之意,然更深隐之意在于,李成山水画艺虽多创新,然少古意(即古画中"平淡天真""不类人为"意趣),加之后学者陈陈相因,俗不可耐,已不符合新时代对文艺之要求,不足贵,谓之"无李"。米芾贬低李成的山水画,推崇董源的山水画,及时指出绘画领域的问题,对革新北宋的画风起到了很大作用,也反映了北宋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风向的转变。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无李论 李成 俗气 平淡天真 文化风向
【分类号】:J212
【正文快照】: 北宋王朝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到了宋神宗时代,出现了种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有识之士的改革愿望非常强烈。王安石变法就反映了这种倾向。其实,在王安石变法之前,文学艺术等文化领域的变革已经展开,如欧阳修主持的文学变革就在变法之前取得了很大成就。正是在这种变革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成;平淡天真,无法而法——谈俞德生和他的中国画[J];艺术百家;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809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8093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