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与刘海粟的泼彩绘画技理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8 12:34
本文关键词:张大千与刘海粟的泼彩绘画技理比较研究
【摘要】:泼彩是在泼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绘画技法,不仅有着中国古典美学的特征和深厚的民族精神,同时结合西方抽象思维、光与色的绘画理念,丰富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内涵,也极大地发挥了色彩瑰丽、绚烂的力量。泼彩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据记载,唐代张躁已经开始使用此技法,经过长期的演化,终于在20世纪中后期得以形成,代表画家有张大千、刘海粟、谢稚柳,何海霞等人,在他们的努力下,泼彩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在当今画坛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张大千和刘海粟作为泼彩绘画的代表人物,其泼彩的形成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对传统绘画的继承和发扬、西方绘画思想的渗入、个人秉性天赋的影响、实践探究的推进和艺术经历的积发等,所产生的影响造就了二人风格迥异的泼彩绘画。张大千、刘海粟的创作均分为三个阶段,张大千早期临摹古画,研究历代绘画,形成半抽象表现手法。中期开拓创新,转向没骨画法,并开始使用矿物质颜料和金粉作画,为晚期泼彩新画风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刘海粟早期主要进行油画创作,有着深刻的后印象主义的烙印,中期油画兼国画,有中西融合之势,晚期泼彩形成,画作中可见西画中光色与线条的表现手法,正式走在中西融合的道路上。在泼彩的创作上,二人有自己独特表现技法和绘画理论。张大千的泼彩始终坚持维护传统技法和理论,融合西方抽象思维,运用西方光色原理。在笔墨的运用上讲究气韵生动,对线的使用进行了弱化,色彩使用清新雅逸,强化墨色交融,突出抽象朦胧的画面效果。刘海粟早期致力于油画创作,回国后逐步走向中西融合的道路,在他的泼彩作品中留下了明显的西画痕迹。笔墨使用上,刘海粟强调中锋运笔以突出力量感,色彩泼辣艳丽,用水量大,水迹明显。构图上来看,张大千的泼彩构图继承了古典布局特征,画面形成严谨的有机整体,而刘海粟的泼彩构图有着较强的随意性,变化丰富。整体来看,张大千的泼彩呈现出俊逸洒脱的意境,刘海粟则泼辣浪漫,视觉冲击力更强。二人的泼彩不仅成就了他们的个人价值,创造了社会价值,对艺术界影响更是深远。本文通过对张大千和刘海粟的泼彩绘画技理对比研究,更加清晰的认识二人的绘画技法和理论构建,理解把握泼彩的演化过程和发展规律,提出对泼彩未来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泼彩 张大千 刘海粟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0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绪论9-14
- 第一章 泼彩技法的发展14-22
- 1.1 泼彩技法的历史渊源14-15
- 1.2 张大千、刘海粟泼彩技法的成因15-22
- 1.2.1 对传统中国画的继承15-17
- 1.2.2 西方绘画理念的渗入17-18
- 1.2.3 个人秉性天赋的影响18-19
- 1.2.4 实践探究的推进19-20
- 1.2.5 艺术经历的积发20-22
- 第二章 张大千、刘海粟创作阶段与画风的论析22-30
- 2.1 张大千创作阶段与画风的论析22-26
- 2.1.1 张大千早期画风研究22-23
- 2.1.2 张大千中期画风研究23-24
- 2.1.3 张大千晚期画风研究24-26
- 2.2 刘海粟创作阶段与画风的论析26-30
- 2.2.1 刘海粟早期画风研究26-27
- 2.2.2 刘海粟中期画风研究27
- 2.2.3 刘海粟晚期画风研究27-30
- 第三章 张大千、刘海粟泼彩山水的对比研究30-40
- 3.1 张大千、刘海粟泼彩山水之技理特征30-35
- 3.1.1 张大千的泼彩山水之技理特征30-32
- 3.1.2 刘海粟的泼彩山水之技理特征32-35
- 3.2 张大千、刘海粟泼彩山水之构图特征35-38
- 3.3 张大千、刘海粟泼彩山水之情感与意境38-40
- 第四章 张大千、刘海粟泼彩荷花的对比研究40-44
- 4.1 张大千、刘海粟泼彩荷花之技理特征40-42
- 4.2 张大千、刘海粟泼彩荷花之精神特征42-44
- 结语44-47
- 参考文献47-49
- 附图49-56
- 致谢56-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世强;边缘的强者 杰出的话语——刘海粟艺术事业对当代美术的启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4期
2 李秋实;孟昕;;刘海粟泼墨泼彩美术思想及其实践探析[J];兰台世界;2014年07期
,本文编号:814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8140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