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视域下文人画审美对中国画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08 23:50
本文关键词:论文化视域下文人画审美对中国画发展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文人画 文人阶层 审美 文化 消极影响 局限性
【摘要】:文人画在中国绘画乃至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文人画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审美的标志和中国绘画优劣的标准。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文人画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在挤压着其他绘画的生存空间,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也造成了某些消极的影响。时至今日,随着传统文人的消亡,文人画的传承机制已经被破坏,文人画在审美取向、技法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了解文人画的当代价值,使之走出困境,需要重整传统文化断层和重新构建传统文化传承机制。只有这样,中国文人画才能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下生存与发展下去。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对于文人画的过往与现状进行了研究。以历史、文化与美术专业的视角审视了文人画的发展及其与历史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梳理出了文人画发展的主线、文人画与文人之间的关系、文人阶层文化“场”的生成对文人画的影响、文人画的内在矛盾性、文人画审美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以及文人画的时代局限性、当代价值等一系列的问题,并依据所分析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本论文以文献资料和文人画作为依托,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对文人画的概念界定、文人画的起源和对文人画流变历史的描述;第三部分为对文人画的文化精神与审美特质的解读;第四部分探讨了文人画审美对中国画发展的影响,笔者认为,积极影响表现为:水墨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让更多的文人有了创作的可能性;为文人提供了一种情绪宣泄的艺术途径;丰富了中国绘画的精神内涵。而消极影响则主要体现于:造型的忽视让人物画未能得到充分发展;题材单一局限了艺术家表达自身情感的可能性;重水墨淡色彩,压缩了色彩的表现能力;注重写意的艺术形式影响了民间绘画的发展。最终使得中国绘画呈现出较为单一的局面,在面对强势文化来袭的时候出现了明显的衰退与溃败。第五部分为文人画的当代价值及其局限性。本文认为文人画在当代所面临局限包括了文化传承断层、审美取向大众化和技术层面的单一,故而对文人画的传承和发扬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惟其如此才能让文人画在当代有所发展。
【关键词】:文人画 文人阶层 审美 文化 消极影响 局限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7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9-12
- 1.1.1 问题的提出9-10
- 1.1.2 国内外研究水平10-12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12-13
- 1.2.1 研究的目的12-13
- 1.2.2 研究的意义13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3
- 1.4 论文的框架13-15
- 1.5 论文的创新点15-16
- 1.6 论文的研究方法16-17
- 2 文人画的界定、起源及其流变17-25
- 2.1 文人画的概念界定17-18
- 2.2 文人画的起源18-19
- 2.3 文人画的流变路径19-25
- 3 文人画精神与审美特质解读25-35
- 3.1 文人画的基本文化精神25-26
- 3.2 文人画的审美特质26-31
- 3.3 “场”视域下的文人画31-35
- 3.3.1 “场”与文人画的发展31-33
- 3.3.2 文人画的内在矛盾及其潜在影响33-35
- 4 文人画审美对中国画发展的影响35-43
- 4.1 文人画审美对中国画发展的积极影响35-36
- 4.2 文人画审美对中国画发展的消极影响36-43
- 4.2.1 重精神而轻造型限制了人物画的发展36-38
- 4.2.2 题材较为单一局限了艺术拓展的可能38-40
- 4.2.3 重水墨而淡色彩桎梏了色彩表现能力40-42
- 4.2.4 强势的话语权影响了民间绘画的发展42-43
- 5 文人画的当代价值及其局限性43-49
- 5.1 文人画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43-44
- 5.2 文人画的当代价值44-45
- 5.3 文人画在当代面临的局限及其变革路径45-49
- 5.3.1 文化传承的断层45-46
- 5.3.2 审美取向大众化46-47
- 5.3.3 技术层面的单一化47-49
- 结论49-51
- 致谢51-53
- 参考文献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亚娉;苏轼与文人画[J];文史杂志;1986年02期
,本文编号:817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8170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