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中国古典画学中的“品”“德”观及其教育理路

发布时间:2017-09-09 02:11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典画学中的“品”“德”观及其教育理路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古典画学 “品” “道德” 教育理路


【摘要】:从表层看,中国古典画学理论存在着由强调道德教化向重视审美怡情的转移轨迹,但是从深层看,中国画学始终执着于人性启迪与道德追求。在道德教化上存在三种类型:早期人物画体现出训诫式的显性教育模式;花鸟画体现出比德式的象征教育模式;山水画体现出超越式的隐性教育模式。代表中国画最高成就的山水画具有明显的超越性,体现了对人性自由的信仰和追求,其审美的背后隐伏着一条以"美"立"品",由"品"立"德"的道德教化思路。这表明具有超越性的中国艺术精神成为了道德意识的来源。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中国古典画学 “品” “道德” 教育理路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强国视域下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研究”(14ZDA010)
【分类号】:J212
【正文快照】: 当下有关传统美德的讨论,已经成为学术热点。它是当前社会道德全面滑坡,道德“警报”频响,人们急切希望化解道德危机的一种学术“应急反应”。毫无疑问,传统美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资源和重要路径。但是,在这种应急状态下,我们对传统美德的讨论很容易急功近利地滑入对现成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宾;;明清散佚画学文献述略——以四库系列书别集为例[J];艺术探索;2013年04期

2 舒士俊;喜读《画学丛证》[J];美术之友;1999年05期

3 令狐彪;关于宋代“画学”[J];美术研究;1981年01期

4 韦宾;;《明清别集画学文献类聚》的编纂及相关问题[J];美术研究;2014年02期

5 梁江;清代画学的特色和理论建树(连载之三)[J];艺术探索;2003年02期

6 刘金华;;“画学”考[J];艺术百家;2010年02期

7 彭亚;;米芾与北宋国子监画学关系考论[J];文艺争鸣;2013年04期

8 吴思雷;;宾虹先生《画学篇》注释[J];新美术;1982年04期

9 纵瑞彬;阴阳观念与传统画学[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张自然;;米芾画学博士说辨正[J];芒种;2012年1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大可;“高原画学”的灵性叙事[N];东方早报;2012年

2 李鸿照;美术教育的问题在于“美术”[N];美术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中玉;元代士风丕变下的画学思想[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李明;“道咸画学中兴”说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3 樊维艳;中国哲学视野下的中国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牛漫丽;宋代“画学”研究及其现实意义[D];河南大学;2012年

2 魏晓敏;北宋国子监画学教学与管理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杨晓飞;洗尽铅华不染尘担当画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4 许婧星;明代画学中的“趣”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5 孙红阳;宋代画院与画学美术教育模式研究[D];广州大学;2009年

6 牛鹏飞;明代文人画与画学中的理学思想[D];西北大学;2012年

7 马媛媛;北宋“画学”教育中的文人画观念及其成因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8 李亚兰;论画学与宋代绘画[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冉芬丽;邱石冥画学理论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17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817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5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