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意象表现主义绘画语言的有机抽象因素
本文关键词:论意象表现主义绘画语言的有机抽象因素
【摘要】:意象表现主义绘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探索之上,承启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蕴含人文精神与审美意趣,维系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追寻有根性渊源。本文以意象表现主义绘画为母题,延伸探究在其绘画语言中的有机抽象因素,主要论述有机抽象在意象绘画中的形成因素与存在方式,通过国内外艺术家的创作分析,阐明本人对意象绘画深入探究的态度。本文思考画面中有机抽象因素在传统绘画中所呈现的现代性与实践性,革故鼎新,注重在新语境下阐释对意象表现性思维的提炼,以布面形式营造其中,融贯中西,讲求以直觉的感性来把握经验的理性,不求形象再现为创作目的,以虚实相生、似与不似的意境将画家“心境”淋漓尽致的绘于布面之中。意象表现主义绘画寻求传统与当代的契机,传承绘画表现精神,在绘画风格、表现语言、形式构成中不断创新:在材料的创新实践、技法的创新探求中独辟蹊径。本文以理论研究与个人创作实践结合,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论述,以《城市风景》为题材进行创作,从中领会意象表现主义绘画在语言特征、技法表现、材料创新和精神层面上的体悟,明确个人研究主题的方向性与目的性。
【关键词】:意象表现 有机抽象 审美意味 人文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绪论8-11
- (一) 研究意义8
- (二) 研究内容8-9
- (三) 研究方法9-11
- 二、概念的阐释11-17
- (一) 意象表现主义绘画的理论依据11-12
- (二) 意象表现主义绘画语言的特征12-17
- 1.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13-14
- 2. 心理构造与符号表现14-15
- 3. 意象造境与虚实相生之美15-17
- 三、意象表现主义绘画语言中有机抽象因素的形式特征17-21
- (一) 意象表现主义绘画语言中有机抽象的界定17-18
- (二) 点线面、色彩、造型在画面中的有机营造18-19
- (三) 语言与观念、材料与形式的有机辩证统一19-21
- 四、探析国内外艺术家作品中的有机抽象因素21-30
- (一) 西方艺术家作品中有机抽象因素的形式特征分析21-25
- 1. 威廉·德·库宁——抽象与变形中的有机解构21-22
- 2. 塞西莉·布朗——稍纵即逝的片刻性捕捉22-23
- 3. 丹尼尔·里希特——异次元空间中的有机衍生23-24
- 4. 埃尔南·巴斯——幻象情景中的浪漫诗意24-25
- (二) 中国艺术家作品中有机抽象因素的形式特征分析25-30
- 1. 刘南一——虚实相生中的真幻互映25-26
- 2. 贾涤非——抽象隐喻中的大写意26-27
- 3. 顾黎明——传统与当代的有机转换27-29
- 4. 陈子君——神秘雅致中有机生长29-30
- 五、有机抽象因素在个人创作中的实验与体会30-40
- (一) 个人创作中对有机抽象因素的实践30-36
- 1. 隔离法:洗洁精使画面间接隔离的写意效果30-32
- 2. 泼洒法:不同媒介之间相碰撞后的花火32-33
- 3. 胶溶法:EVA乳胶与画面的有机融合33-35
- 4. 渲染法:层层罩染、以意生象、以象造境35-36
- (二) 个人创作体会36-40
- 1. 城市风景系列创作37-38
- 2. 综合绘画系列创作38-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4-46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作品46-67
- 致谢67-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型传;意象的意蕴场——兼论“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J];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02期
2 黄有柱;论设计艺术的意象特征及表现形态[J];装饰;2002年11期
3 茹峰;意象·山水[J];文艺研究;2005年07期
4 吴军;;意象形态与国画多元化多样性发展态势[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5 马锋辉;;中国画的意象之界[J];中国书画;2006年11期
6 梁润生;朱云汉;;意象与语言探析[J];理论导刊;2006年07期
7 李洁;;书法的意象[J];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黄怡争;;浅论线的意象表现与运用[J];百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安鼎文;;论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画之意象表现[J];艺术广角;2009年04期
10 石思茂;;浅论“意象写实”[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春鼎;;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意象[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李翠瑛;;飞翔的语言——论台湾新诗语言之虚拟意象[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乐安东;;宋晓杰的风格[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陈满铭;;辞章意象论[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高楠;;艺术文化学解读:辛弃疾词意象的男性超越[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方云;意象艺术之我见[N];美术报;2004年
2 曾策;从古典写实到新意象写实[N];美术报;2007年
3 浙江师范大学 杨勇;意象表现主义绘画的精神探究[N];美术报;2012年
4 张桃洲;探寻新诗的别样风景[N];文艺报;2008年
5 王锋;《我是特种兵》中的“兰花”意象[N];中国文化报;2011年
6 潘益平;解读儿童画[N];美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邹强;中国经典文本中梦意象的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刘贺娟;都市意象的女性主义书写[D];辽宁大学;2008年
3 罗建新;楚辞意象之构成考论[D];上海大学;2010年
4 李雪垠;着装意象审美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淑芬;从《大唐遗韵》系列作品谈油画的意象表现性和装饰性[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邵佳;取其意气,得于象外[D];吉林大学;2016年
3 杨文空;“传神写照”—中国当代油画肖像的意象表达探究[D];西南大学;2016年
4 肖杰;武侠因素在意象表现主义油画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5 杜丽丽;论意象表现主义绘画语言的有机抽象因素[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6 教富斌;中国画意象浅说[D];天津大学;2006年
7 罗春萍;意象绘画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1年
8 张绍时;中国古代意象特征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徐红艳;意象理论的输出和输入[D];兰州大学;2007年
10 何明;色彩意象审美视觉形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20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8203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