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谈毕业创作《怡红快绿》系列的时代性

发布时间:2017-09-09 17:12

  本文关键词:谈毕业创作《怡红快绿》系列的时代性


  更多相关文章: 花鸟画 时代性 发展


【摘要】:谈《怡红快绿》系列作品的时代性特征。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生活方式发生转变,人们的审美越发多元,同时花鸟画的审美也在趋向多元化,花鸟画创作更突出关注人文关怀与自身的情感表达。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时代性也不断的突显出它的精神地位,更像是它的灵魂,使得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再是传统的样式,审美意趣更突显作者本身的艺术修养和生命力。工笔花鸟画在各方面都俨然突显出对题材选择的应用、从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理解、把自己的审美情趣倾注其中,使的艺术创作更具有时代性。工笔花鸟画每个时代都在吐故纳新,时代的背景、社会的发展都在为工笔花鸟画创作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在观念意识、表现形式、材料媒介等方面也都有不断探索发展的空间。艺术创作必须根植于作者自身的真实情感,把握共性,体现个性,不停留在过去的审美习惯中,要以全新的视角,吸取借鉴其它的艺术门类,合理运用新的材料媒介,为我所用的部分,去探索符合时代特色的工笔花鸟画表现形式,从而形成自由多元的绘画风格,并力求赋予工笔花鸟画新的生命力与时代特征。本文分别在构图的形式、造型的主观追求、色彩的设计、材料与制作手法、以及表达“诗情画意”的情境等几方面论述毕业创作《怡红快绿》系列作品的时代性特征,以及创作《怡红快绿》系列作品的感悟和对未来创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花鸟画 时代性 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绪论8-9
  • 第一章 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时代性9-11
  • 一、社会与时代对工笔花鸟画创作发展的影响9
  • 二、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时代性9-10
  • 注释10-11
  • 第二章 《怡红快绿》系列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时代性表现11-18
  • 一、构图的时代性表现11-13
  • 二、造型的时代性表现13-14
  • 三、色彩的时代性表现14-17
  • (一)《怡红快绿》系列设色14-16
  • (二)《怡红快绿》系列染制16-17
  • 四、情感的时代性表现17-18
  • 第三章 《怡红快绿》系列创作的感悟18-20
  • 一、通过《怡红快绿》系列创作,进一步提升我对于工笔花鸟画时代性的理解和认可18
  • 二、对未来创作的指导意义18-20
  • 结论20-21
  • 参考文献21-23
  • 附录23-3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33-35
  • 致谢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禾青;;工笔花鸟画基础技法研究[J];美术大观;2000年09期

2 肖建忠;;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读《新工笔花鸟画表现实技》[J];美术大观;2001年02期

3 刘菊亭;;工笔花鸟画写生与创作的关系[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1期

4 张俊良;浅谈陶瓷工笔花鸟画线条的运用[J];陶瓷研究;2002年02期

5 申伟;申伟工笔花鸟画作品[J];装饰;2002年11期

6 张士增;创造工笔花鸟画的新境界[J];统一论坛;2003年06期

7 张士增;;细致的情绪、淡雅的格调——张贤明工笔花鸟画谈[J];国画家;2003年04期

8 陈少珊;;陈少珊工笔花鸟画选登[J];美术大观;2003年07期

9 彭中杰;为了生命的至美——莫建成工笔花鸟画艺术谈[J];美术;2004年07期

10 张伟民;砚边拾得——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思考与实践(节选)[J];文艺评论;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德舜;魏鸿蕴;;工笔花鸟画装饰美的新探索[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之豪;冯倩工笔花鸟画欣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2 东南大学 黄戈;透过“技法之本” 寻找“松静之心”[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岳旭强;工笔花鸟画家王钰棠向市图书馆捐赠个人画册[N];吕梁日报;2010年

4 樊萍;工笔花鸟画“形式美”与“意境美”[N];美术报;2012年

5 范新国;宋代工笔花鸟画赏析[N];中国民族报;2012年

6 马鸿增;论“江苏工笔花鸟画派”[N];美术报;2006年

7 刘正;当代工笔花鸟画大家王道中[N];美术报;2006年

8 袁进华;工笔花鸟画的当代精神[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牛克诚;乡土底色上的生命意象[N];美术报;2013年

10 欧阳倩;工笔花鸟画创作之意境的拓展[N];美术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静芝;1949~1980台湾工笔花鸟画创作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2 蔡英余;南宋工笔花鸟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3 林茵;从‘‘无我”到‘‘有我”[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笙;前瞻中国现代工笔花鸟画艺术的趋势[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2 张雪婷;当代新型工笔花鸟画的超越与回归[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路璐;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式样的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沙沙;论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曾素艳;工笔花鸟画色彩艺术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尚莹辉;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态势[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雁;论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语境形态[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8 遇楠;试析工笔花鸟画的当代转型与重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何孜嫣;装饰性元素在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的作用[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10 杨天问;当代工笔花鸟画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21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821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8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