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中期画作中的造境法及色与光研究
本文关键词:张大千中期画作中的造境法及色与光研究
【摘要】:国内对张大千画作的研究多致力于后期的"泼彩泼墨"风格,而对他中期的画作关注较少。对张大千中期代表作中的艺术特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画中呈现的造境之法以及"色与光"对于意蕴的理解和表达上,并且通过对具体造境法中所体现的带入方式细加解读,中期画作中"色与光"对于张大千"生活世界"的呈现,找出一条真实可信的大千晚年艺术的转变之由。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张大千 中期画作 造境 色与光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张大千研究中心一般项目(ZDQ2013-08)
【分类号】:J212
【正文快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玉丰;张大千笔戏众权威[J];贵州文史天地;2000年02期
2 ;“最富的穷人”张大千[J];江淮文史;2000年03期
3 玉丰;张大千仿画趣闻[J];紫金岁月;2000年03期
4 罗宗良;张大千的美学思想探析[J];天府新论;2000年06期
5 李永翘;飞扬世界不寻常——纪念张大千先生[J];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02期
6 包立民;张大千的山水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李伟;张大千羁留海外的隐衷[J];民国春秋;2001年05期
8 少求;张大千三游黄山[J];江淮文史;2002年04期
9 李永翘;客家之子张大千[J];寻根;2002年05期
10 杨锡贵;张大千的百日黑笔师爷生涯[J];湖南文史;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萧平;;凤先生是不能忘却的[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辉 见习记者 许黎珊;从价格看张大千作品走势[N];市场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于娜;张大千能否续写拍场抗跌传奇[N];华夏时报;2008年
3 熊锋;张大千何时首游峨眉山[N];乐山日报;2009年
4 首席记者 肖宇辉;昆明30万元抄底“张大千”[N];昆明日报;2009年
5 牟建平;国内市场涌现“张大千热”[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 记者 曹俊杰;“亿元张大千”背后[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7 朱晶;张大千后半生的精彩解读[N];文艺报;2011年
8 记者 李旭 谭江琦;川台张大千纪念馆将联展大千画作[N];四川日报;2011年
9 马明宸;张大千的敦煌恩怨[N];中国艺术报;2011年
10 万君超;张大千研究与争论刍议[N];东方早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江林;张大千泼墨泼彩绘画艺术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崔美诗;论张大千与石涛的笔墨渊源[D];沈阳大学;2015年
3 林];浅析张大千三顾敦煌对其艺术风格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言莎莎;张大千与刘海粟的泼彩绘画技理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5 杨晓芸;张大千女性交游与艺术创作[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6 彭宝秋;从张大千泼彩山水看“墨色”协调问题[D];扬州大学;2015年
7 王希;论张大千泼彩山水画凤格及其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曹俊;张大千人物画稿探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9 蒲海红;张大千泼彩泼墨山水画视觉图式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韦晶;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对当代山水画色彩的启示与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26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826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