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人物画变形的意趣倾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06:31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人物画变形的意趣倾向研究
【摘要】:当下很多画家的变形艺术风格已经非常成熟,不再严谨的使用拘于传统的绘画技法,积极探寻更有当下时代气息的绘画技法,在有影响力画家的带领下,一些青年画家寻找到契合自己画面的艺术语言,创作出一大批有鲜明特色的变形艺术作品。在近期全国美展中不断有新颖的变形人物作品出现,并引起极大关注。在变形艺术绘画中,作者主观上巧妙的改变形体,使画面有更多可读的趣味元素,使线条所组成的体态更具艺术性。本课题是研究当代较有影响的变形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在认真解读大量变形人物画作品之后,把趣味变形的典型风格划分为童稚趣味、古拙意趣、小资意趣、市井意趣。童稚意趣的画面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是造型“从圆从简”,而古拙意趣的绘画中人物造型是“从方从短”。小资意趣的绘画主要是刻画有趣的变形物体所组成的有小资情调的场景。市井意趣要取材生活,寻找画面中物体变形的趣味点和丰富性。在分析画面中的意趣倾向时,分别从代表性的画家入手,研究典型作品的表现手法,总结出使形体进行几何形简化的规律有“趣味从圆”、“古意从方”、“妍体修长”、“老态墩矮”等;画面的设计构成运用构图的非完整性和对物体空间重置的错位手法来体现;通过平面装饰手法来凸显画面的简约美和视觉的丰富性。变形创作时遵循的审美理念是:掌握形体夸张程度、身体五官简化程度,把握画面场景的搭配所彰显的画面气息,对妍媚的追捧要适度等。希望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探索人物变形绘画的创作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人物画 变形意趣 变形手法 变形理念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3
- 第一章 中国人物画意趣变形概要13-16
- 1.1 意趣变形的概念与人文内涵13-14
- 1.2 意趣变形的发展现状14-16
- 第二章 当代变形人物画的趣味倾向16-36
- 2.1 童稚意趣16-21
- 2.1.1 造型“从圆从简”16-19
- 2.1.2 画面中的童之趣19-20
- 2.1.3 创作实践中童趣的塑造20-21
- 2.2 古拙意趣21-27
- 2.2.1 造型从方从短22-24
- 2.2.2 画面中的拙之趣24-26
- 2.2.3 拙趣表达性元素26-27
- 2.2.4 古拙趣味与复古趣味27
- 2.3 小资意趣27-31
- 2.3.1 女性视角的小资意趣28-29
- 2.3.2 变形趣味下的小资情调29-31
- 2.4 市井意趣31-36
- 2.4.1 市井画面中的趣味表现32-33
- 2.4.2 市井画场景的丰富性33-35
- 2.4.3 实践创作中市井意趣的运用35-36
- 第三章 意趣变形所用的表现手法36-43
- 3.1 几何形简化手法36-38
- 3.1.1 形体特征的变化36-38
- 3.1.2 形简才能意丰38
- 3.2 设计构成手法38-41
- 3.2.1 构图的非完整性39
- 3.2.2 空间重置手法39-41
- 3.3 平面装饰手法41-43
- 3.3.1 凸显二维画面的简约美41
- 3.3.2 凸显视觉的丰富性41-43
- 第四章 变形趣味倾向的创作掌控43-52
- 4.1 变形之“度”43-48
- 4.1.1 形体夸张有度43-44
- 4.1.2 五官简化有度44-45
- 4.1.3 场景调配有度45-46
- 4.1.4 妍媚追捧有度46-48
- 4.2 趣变之美48-52
- 4.2.1 造型古雅之美48-49
- 4.2.2 布局设计之美49-51
- 4.2.3 场景诗化之美51-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5
- 附录A.硕士期间科研工作情况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郝启玲;当代都市题材工笔人物画创作微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任曼逸;都市题材工笔人物画造型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4年
3 王婷婷;中国古典美学中“拙”的美学阐释[D];暨南大学;2013年
4 杨静;“小资情调”工笔绘画风格探析[D];扬州大学;2013年
5 刘娟;徐累、张见工笔画创作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29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829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