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图》卷之线条解读
发布时间:2017-09-11 18:52
本文关键词:《百花图》卷之线条解读
【摘要】:本论文主要对宋代佚名的《百花图》卷的线条审美价值进行解析和探索。宋代是我国工笔花鸟画发展的巅峰时期,历史上遗留下很多宝贵和精美的作品。其中《百花图》卷与我们经常见到的宋代花鸟画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特征。宋代花鸟画大多以宁静平和、细致艳丽的院体花鸟画为人们所熟知,虽宋代中后期出现了一批文人士大夫绘画,但是像《百花图》卷这样的水墨工笔花鸟画巨制,也是不多见的。《百花图》卷,无款,纸本,墨笔设色,长近17厘米、宽31.5厘米。此图描绘四个季节的花卉达五十余种,称得上是辉煌巨制。在研习此图的初期,图中线色相融,融线于面的风格特色使人感觉它是一幅没骨花鸟画作品。仔细推敲后,每一处细节多是双勾填色。随后又感觉到,线条是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构成元素,在此画中的作用和表现,是十分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康德曾说,‘线条比色彩更具审美性质。应该说,中国古代相当懂得这一点,线的艺术(画)正如抒情文学(诗)一样,是中国文艺最为发达和最富民族特征的,他们同是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表现”。1从古至今,线条作为一种绘画手段表现对象的造型、节奏以及作者的情感。线条一直是中国画家们不倦的追求。中国画经历了几千年的继承与发展,每一个朝代都非常重视对线条自身美感的研究。发展到宋代,受理学和文人审美情趣等因素的影响,线条的审美价值也产生了与宋代环境相适应的特征。《百花图》卷作为宋代一种罕见的画面形式存在,其线条的审美价值是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学习的。本文希望通过对《百花图》卷线条特色的研究,力求能对笔者工笔画创作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线作为工笔画创作的重要元素,它不应当仅仅作为一种创作手段,更应该被我们视为绘画创作的目的之一。
【关键词】:线条 中国画 宋代花鸟画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0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7-8
- 二、研究现状8-9
- 三、研究目的与创新点9-10
- 第一章 《百花图》卷的画面分析10-17
- 第一节 《百花图》卷的作者及年代探析10-13
- 第二节 《百花图》卷的画面选材13-14
- 第三节 《百花图》卷的构图布局14
- 第四节 《百花图》卷的墨色分析14-16
- 第五节 《百花图》卷的线条分析16-17
- 第二章 中国画中的线17-21
- 第一节 中国画中线条的发展17-18
- 第二节 中国画中线条的审美特征18-21
- 第三章 《百花图》卷的线条特色21-34
- 第一节 崇尚自然,注重写生21-23
- 第二节 文人气质,诗意典雅23-25
- 第三节 质感表达,笔意精微25-28
- 第四节 融线于面,线墨相融28-30
- 第五节 秩序疏秀,工而不板30-34
- 第四章 《百花图》卷线条特色的形成原因分析34-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2
- 附录42-43
- 致谢43-4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荷塘盛花图[J];中国花鸟画;2006年S2期
2 八大山人;;荷花图[J];雨花;2013年09期
3 黄国乐;;试论宋人《百花图》卷的主要审美特征[J];美术界;2007年11期
4 朱涛;;《错花图》爆笑四格[J];今古传奇(武侠版月末版);2008年01期
5 薛晓雁;;浅碧深红色 花中第一流——读万芾“百花图”[J];上海艺术家;2011年02期
6 单国_7;为百花传神——介绍宋人《百花图》卷[J];美术;1978年02期
7 李为民;;清乾隆粉彩“百花图”特色与成因探析[J];陶瓷研究;2012年04期
8 王敏;;五色荷花图[J];东方养生;2009年02期
9 倪葭;;陆抑非《百花图》卷赏析[J];中国书画;2005年04期
10 鲁力;“天下第一徐青藤”——读徐谓《杂花图》卷[J];东南文化;2000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明君;《百花图》卷之线条解读[D];安徽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32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8324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