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石冥画学理论研究
本文关键词:邱石冥画学理论研究
【摘要】:邱石冥(1898—1970)原名树滋,字儒子,号时鸣、石冥山人、寂园、白沙等,近现代美术教育家、国画家,擅花鸟蔬果小写意。光绪二十四(1898)年二月初一,生于贵州石阡白沙镇。1921年,邱石冥考入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师从蔡元培、姚茫父、陈师曾、王梦白、齐白石、张大千等著名画家进行治学习画。①1924年从北平美专毕业之后,在画家姚茫父的鼓励与帮助下,邱石冥约集高希舜等人创办了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近乎没有收入的邱石冥独居他乡,怀着一颗对美术教育事业热忱的心,同时怀着励志发扬传统文化、捍卫传统历史责任之心,邱石冥吃苦耐劳,四处奔波,苦心经营,独立维持京华美专二十余年。1952年,因政治原因,邱石冥调任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1958年,他又被调到内蒙师范学院艺术系,他待在这里直到1970年去世。在这两所大学任教期间,在培育了大量的美术人才的同时,绘画造诣也达到了艺术的顶峰。本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对选题做综合性的介绍。第二章为邱氏简介。详尽梳理邱石冥在美术教育历程中的主要人生经历,论证他在求学与治学过程中对于国学艺事颇有成就的钻研,以及绘画特色与师承关系。第三章为邱石冥艺术教育艺事述略。着重探讨其在美术教育生涯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对国画独特的见解,以及他的美术教育事迹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启示。第四章为邱石冥与二十世纪美术论争。主要探究邱石冥在现代美术改革中,其代表历史主义或是民族主义一方,坚持历史传统,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为归宿,并无形中引起几次激烈的美术变革论争。第五章为邱石冥艺术创作及当代意义。从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作品着手,探究邱石冥艺术观念下的创作对当代绘画创作的启示意义,通过鉴赏画作证明邱不仅精于绘画理论,也有非凡的笔墨表现造诣,从中可以看到其独特的绘画特征与风格。本文的重点是以邱石冥教育历程为线索,在教育实践中秉承他的绘画思想,对传统绘画有执着的探索精神。邱可谓是近现代花鸟画创作大师,其花鸟画有独特的创作风格,在用色、用纸、用墨上都独到的创新,在绘画笔墨方面是值得当代习画之人学习的。
【关键词】:邱石冥 美术观念 画学成就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s6-9
- 序言9-15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9-10
- 二 研究综述10-12
- 三 研究方案12-15
- 第一章 邱石冥简介15-28
- 第一节 生平概要15-19
- 第二节 绘画特色19-21
- 第三节 师承关系21-28
- 第二章 邱石冥教育艺事述略28-43
- 第一节 邱石冥与京华美术专科学校28-31
- 一 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创始人之说28-30
- 二 经营京华美术专科学校30-31
- 第二节 邱石冥与他的美术课堂31-35
- 第三节 良好的师生关系35-38
- 第四节 孕育于美术教育中的思想观念38-43
- 第三章 邱石冥与二十世纪美术论争43-56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美术论争概述43-46
- 第二节 邱石冥论中国画之“新旧”及如何教学等问题46-52
- 第三节 邱石冥美术主张及其影响52-56
- 第四章 邱石冥的艺术创作及其当代意义56-68
- 第一节 笔墨精湛的艺术创作56-67
- 第二节 邱石冥画学成就的当代意义67-68
- 结语68-70
- 参考文献70-72
- 后记72-73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73-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志;;浅谈舞美传统画学“品第”观对审美的影响[J];职业技术;2011年10期
2 韦宾;;明清散佚画学文献述略——以四库系列书别集为例[J];艺术探索;2013年04期
3 舒士俊;喜读《画学丛证》[J];美术之友;1999年05期
4 令狐彪;关于宋代“画学”[J];美术研究;1981年01期
5 韦宾;;《明清别集画学文献类聚》的编纂及相关问题[J];美术研究;2014年02期
6 梁江;清代画学的特色和理论建树(连载之三)[J];艺术探索;2003年02期
7 刘金华;;“画学”考[J];艺术百家;2010年02期
8 彭亚;;米芾与北宋国子监画学关系考论[J];文艺争鸣;2013年04期
9 吴思雷;;宾虹先生《画学篇》注释[J];新美术;1982年04期
10 纵瑞彬;阴阳观念与传统画学[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大可;“高原画学”的灵性叙事[N];东方早报;2012年
2 李鸿照;美术教育的问题在于“美术”[N];美术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中玉;元代士风丕变下的画学思想[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李明;“道咸画学中兴”说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3 樊维艳;中国哲学视野下的中国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牛漫丽;宋代“画学”研究及其现实意义[D];河南大学;2012年
2 魏晓敏;北宋国子监画学教学与管理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杨晓飞;洗尽铅华不染尘担当画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4 许婧星;明代画学中的“趣”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5 孙红阳;宋代画院与画学美术教育模式研究[D];广州大学;2009年
6 牛鹏飞;明代文人画与画学中的理学思想[D];西北大学;2012年
7 马媛媛;北宋“画学”教育中的文人画观念及其成因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8 李亚兰;论画学与宋代绘画[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冉芬丽;邱石冥画学理论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33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8332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