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朱景玄“格外逸品”意义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20 12:13

  本文关键词:朱景玄“格外逸品”意义的再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朱景玄 格外逸品 山水画


【摘要】:以往对朱景玄"格外逸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其一,具体内涵研究,其二和绘画品评中的神、妙、能三品一起的比较研究。事实上从整个绘画史的发展来看,朱氏的"格外逸品"至少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具体的绘画语言上的转变,它预示着"墨"在绘画中地位的凸显以及对线条的"超越",在事实上标示着泼墨手法在绘画中的崭露头角;二是朱景玄的"格外逸品"还特指山水画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画风,在以金碧山水为主流的时代,这种山水风格令他感到"惊讶",故其称之为"逸品"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
【关键词】朱景玄 格外逸品 山水画
【分类号】:J212
【正文快照】: 朱景玄(约760-?)的主要活动时期是在唐宪宗元和至唐武宗会昌年间(806—846)。据《唐书·艺文志》记载,他官至翰林学士、太子谕德,因此应该有机会接触宫廷秘藏。朱景玄关于“逸品”的论述,见于他的《唐朝名画录》(《唐画断》)。从该书的序言中可知他雅好丹青,又有机会博览名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哲森;元代美术的基本格局和审美取向[J];美术研究;199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新群;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腾飞;;朱景玄“格外逸品”意义的再思考[J];艺苑;2016年02期

2 朱亮亮;;“米家山水”遗存画作略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思;北宋绘画文人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宁;;《逸品》[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周宇峰;谢萌;邹昌锋;;早期的逸品画理论初探[J];大家;2010年23期

3 傅合远;论“逸品”审美内涵的历史深化与发展[J];文史哲;2002年05期

4 刘墨;逸品唐昌虎[J];美术之友;2005年02期

5 于志强;;从“逸品”画探源“神韵”说[J];电影评介;2006年13期

6 施建中;;隐逸与逸品[J];艺术百家;2006年01期

7 孔耘;;逸品说[J];文艺研究;2006年11期

8 范迪安;;现代逸品——读武艺近作[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唐人亦;;极等逸品[J];艺术与投资;2006年08期

10 徐浩;;说“逸品”[J];中国书画;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振祺;;元钱逸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一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昌友;“逸品”解读[N];美术报;2012年

2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教授 著名水墨画家 潘公凯;从神品到逸品[N];上海证券报;2011年

3 范茂震;书画逸品的三种境界[N];中国商报;2002年

4 薛永年;当代逸品[N];文艺报;2006年

5 薛永年;当代逸品[N];美术报;2012年

6 近僧;逸人逸品[N];美术报;2012年

7 王鲁湘 霍春阳;当代逸品——感受霍春阳的花鸟画境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8 ;逸品升格的艺术哲学意味[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金维久;山水画,,逸品为上[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听海;工诚逸品陶瓷基金:“盈”在起点[N];中国文化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新群;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杜觉民;隐逸与超越[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谢萌;“逸”辩——唐宋时期“逸品”画问题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常潇;元代山水画逸品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黄斌;逸品地位的确立与宋代文人画的兴起[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年

4 冀萍萍;元代园林题材“逸品”山水画的审美取向及后世影响[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5 初冬;逸之“情逸”[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立;超俗拔韵的“逸”[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海涛;中国山水画审美理想演变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887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887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6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