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山水画中的“自性”

发布时间:2017-09-24 06:02

  本文关键词:山水画中的“自性”


  更多相关文章: 山水画 自性 自我 独创性 主观


【摘要】:禅的“自性”和山水画艺术创作在精神上是统一的。禅学中讲要不断的修炼自身,要求到实践中去体悟禅道的真义。体验到禅的“忘知”境界,不能靠知解的“修持”,而是生活中的“自证”、“自悟”。走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深刻的感悟大自然和生活给我的启示。在我们不断的深入认识和感受自然的规律,不断的深入发掘埋藏在自己内心的世界,会发现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动,笔墨形式语言的变化和自身的内心情感之丰富。以一种虔诚的态度,一种珍惜自己艺术生命、珍惜每一笔感情的心态向大自然学习。文章先讲山水画和禅的“自性”从一开始便在精神上是相通的;然后通过对比禅的“自性”和山水画艺术创作精神共性,分别从对人类对自我意识的自觉追求;借对感性世界的体验认识自我;二者都追求独创性方面探讨、分析、归纳;最后结合自己临摹、写生、创作经验,谈对“自性”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山水画 自性 自我 独创性 主观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引言7-8
  • 1 山水画与“自性”8-9
  • 1.1 山水画给人以崇高的精神启示8
  • 1.2“自性”从产生以来便于中国山水画所追求的一脉相承8-9
  • 2 “自性”与山水画创作精神之间的关系9-14
  • 2.1 “自性”与山水画创作精神都以表现人类意识为最高目标9-11
  • 2.2 二者都借助感性世界的体验认识自我11-12
  • 2.3 二者都追求独创性12-14
  • 3 分别从临摹、写生、创作,谈我对“自性”的理解14-16
  • 3.1 从自己临摹学习谈对“自性”的理解14
  • 3.2 从自己写生感受和经验,谈对“自性”的理解14-15
  • 3.3 从自己创作经历,谈我对“自性”的理解15-16
  • 结论16-17
  • 参考文献17-18
  • 后记18-19
  • 附件1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宁;;论接受与自性[J];学术研究;1990年03期

2 林倩;“自性”心理初探[J];法音;2001年08期

3 黎泽泉;从科学的角度对自性的思考[J];五台山研究;2002年03期

4 那日松;;“相”内之“像”[J];数码摄影;2013年11期

5 张育英;禅宗自性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03期

6 张川平;;论自我主体与自性、个性、共性的关系[J];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12期

7 龚伟慧;“四大皆空”的本义是指事物没有离条件独存的“自性”[J];语文学刊;2003年02期

8 邓绍秋;艺术化生存:原始意象与顿悟自性[J];求索;2004年07期

9 陈灿锐;申荷永;;荣格与后荣格学派自性观[J];心理学探新;2011年05期

10 惟因;;自性自度[J];法音;198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易齐;;“生命树”的物性、神性与自性——体认健全生命的完整结构[A];佛教生死哲学与生命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中山大学EMBA教授、广东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 曾伟;开发员工自性,控制是基础[N];东莞日报;2011年

2 周瑾;文化自性与文化自觉[N];中国文化报;2012年

3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桂胜 肖春艳;从一种自性走向自觉[N];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杨志鹏;悟者的心感实证[N];文艺报;2008年

5 陈春花;学会“心定”[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6 刘斌;汉字释义[N];吉林日报;2000年

7 王建元;在神圣与凡俗之间[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微;凯特的心灵进化史—自性解读《天黑前的夏天》[D];辽宁大学;2015年

2 杜娟;从荣格自性化理论解读《激情》中亨利的人格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范琴琴;山水画中的“自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冯天春;禅宗生命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丽敏;自性化旅程荣格理论视角下的《灿烂千阳》[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林龙飞;“爱”与“心”的启示:克里希那穆提“人格自性”说的美学观照[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云霞;论《肖像》中斯蒂芬·迪达勒斯的自性化[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宇洪;论《黑暗的左手》中金利·艾的自性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栗伟;禅宗心理思想与存在心理思想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吕少萱;禅宗的智慧及其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09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909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a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