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对于“怀斯画风”中两种表现手法的回顾与探讨

发布时间:2017-09-24 12:16

  本文关键词:对于“怀斯画风”中两种表现手法的回顾与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安德鲁·怀斯 表现手法 特点 联系 价值


【摘要】:在美国画坛上,安德鲁·怀斯是位传奇的人物。直到今天,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还有许多热爱他艺术的人。而在“怀斯画风”中,除了那种既令他饱受争议,又为他获得了人们广泛的认可与尊重的细腻逼真的写实画风。还有另一种画面简洁洒脱,奔放自由的绘画风格。然而怀斯在此类绘画风格中运用的大笔挥刷的表现手法,在极其细腻精致的写实表现手法的光环下,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此文将它重新拾起。本文从“怀斯画风”中两种表现手法的区别入手,结合其家庭成长背景与生活环境、传统文化背景与时代背景等影响因素,来探讨其不同的画风的成因。并通过对其典型作品的分析与比较,来分别阐述二者的主要特点。其简洁利落、奔放洒脱的大笔挥刷表现手法,是对大自然的提炼与简化。而细腻逼真、变化微妙的写实表现手法是以一种超级微观的态度与技巧去表现一个宏观辽远的视域。在此基础上,以沃尔夫林所著的《艺术风格学》为据,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并总结出这两种表现手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同时,探讨二者的艺术价值与现实意义,肯定二者均在绘画艺术领域里占有各自重要的地位,不可替代。并结合本人长期在绘画实践中的所想、所感、所悟,来谈论研究这两种表现手法对我在绘画学习与艺术探索中的启发与进步。
【关键词】:安德鲁·怀斯 表现手法 特点 联系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4
  • (1) 研究背景9-10
  • (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10-11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11-12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4
  • 第一章:“怀斯画风”的成因14-20
  • 1.1 家庭成长背景与生活环境对怀斯绘画风格的影响14-16
  • 1.2 欧洲传统文化对怀斯艺术的影响16-17
  • 1.3 时代背景及美国现代文化对怀斯的影响17-20
  • 第二章:“怀斯画风”中的两种具体表现手法20-39
  • 2.1 简洁利落、奔放洒脱的大笔挥刷20-28
  • 2.1.1 简化归纳中的自然之领悟21-23
  • 2.1.2 整体布局中的运动之美感23-26
  • 2.1.3 对比冲突中的碰撞之力量26-28
  • 2.2 细腻逼真、变化微妙的精雕细琢28-39
  • 2.2.1 意味性与形式感并具的构图29-31
  • 2.2.2 精细与真实的完美质感体现31-35
  • 2.2.3 低调色彩中神秘光影的凸显35-39
  • 第三章:“怀斯画风”中两种表现手法的关系及其价值与意义39-54
  • 3.1 两种表现手法有所区别,各有千秋39-44
  • 3.1.1 表现与再现的差异39-41
  • 3.1.2 主观个性创造与客观真实模仿的差异41-42
  • 3.1.3 观察方法与审美趣味的差异42-44
  • 3.2 两种表现手法异中有同,联系紧密44-48
  • 3.2.1 整体统一是为两者共同的目的44-45
  • 3.2.2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主题45-47
  • 3.2.3 两者共同成就了安德鲁·怀斯47-48
  • 3.3 两种表现手法的艺术价值与现实意义48-54
  • 3.3.1 对欧洲传统艺术的传承49-50
  • 3.3.2 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启发50-52
  • 3.3.3 两者同样有着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52-54
  • 第四章:“怀斯画风”中两种表现手法对我艺术实践中的启发54-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0
  • 后记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少华;;安德鲁·怀斯的人生 精致隐士影响中国艺术家[J];参花(文化视界);2012年05期

2 顾永芝;房亚红;;论艺术价值[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2期

3 李建群;;民族化进程中的美国美术[J];美术观察;2007年03期

4 李欧;;关于“表现”与“再现”[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5 鲍玉珩;安德鲁·怀斯的艺术[J];世界美术;1982年04期



本文编号:911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911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0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