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图像与思维及重叠图像式绘画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7-09-28 14:13

  本文关键词:图像与思维及重叠图像式绘画的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艺术 图像 解构思维 意象思维 重叠图像


【摘要】:我们需要对中国当代“图像式绘画”有一个较为清醒的理解和认识,不但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还要在创作方法论上有所建树,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作品背后“思想性”以一种全新的风貌展现出来。图像和思维方式对中国当代绘画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尝试进行一种新的创作思维方式的探讨——利用图像进行“解构思维”完成“意象”呈现。图像式绘画在产生感官刺激的同时,也为受众留下了体悟的空间,从而使受众有可能通过对图像“表象”的感知,而达到到画面背后深层次内涵的体悟。而中国传统的“意象思维”与西方的“解构思维”的交融与互动,也为图像式绘画提供了新的内涵。对本真世界的探讨,是中西“思维模式”所共同强调的,“重叠图像式绘画”是两种思维模式共同缔造下的产物,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具体化的试验呈现,更是对绘画的“真实性”的探索、诠释和表达。
【关键词】:当代艺术 图像 解构思维 意象思维 重叠图像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绪论7-9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7-8
  • 1.2 提出论点及研究方法8-9
  • 第二章 图像与绘画9-14
  • 2.1 图像转化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9
  • 2.2 图像与绘画的关系9-10
  • 2.2.1 绘画制造图像9-10
  • 2.2.2 绘画和图像之间相互影响10
  • 2.2.3 绘画与图像相互交融10
  • 2.3 图像式绘画10-11
  • 2.4 中国当代艺术“图像式绘画”发展过程与现状11-14
  • 第三章 绘画与思维方式14-21
  • 3.1 思维方式简述14-15
  • 3.1.1 思维方式定义与分类14
  • 3.1.2 绘画与思维方式14-15
  • 3.2 中国当代绘画中的解构思维15-17
  • 3.2.1 戏仿思维15-16
  • 3.2.2 模拟思维16
  • 3.2.3 解构思维16-17
  • 3.3 当代绘画创作与意象思维17-19
  • 3.4 解构与意象——两种思维的“碰撞”19-21
  • 第四章 个人创作中图像与思维的自我研究21-22
  • 4.1 油画作品简述21
  • 4.2 重叠图像式绘画的创作过程21-22
  • 4.3 重叠图像式绘画的意义22
  • 第五章 结语22-24
  • 致谢24-25
  • 参考文献2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岱;;艺术的自律与他律[J];东疆学刊;2006年03期

2 梁卫民;尉艳丽;;走出绘画创作之误区[J];美术大观;2008年08期

3 任美平;;中国传统绘画的空白与现代水墨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于仁春;张洪亮;;浅析中国当代油画的气韵美[J];美术界;2012年12期

5 徐岱;;抒情作品与审美伦理[J];美育学刊;2014年03期

6 何浙丹;;梅洛-庞蒂身体哲学视域中的画家视看问题[J];江淮论坛;2014年02期

7 王才勇;;现代视觉美学的平面性转向[J];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8 徐子涵;;艺术的自我整合——从艺术跨界作品表现形式论艺术创意的建构逻辑[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9 高翔;;抽象的生命——读赵无极绘画所感[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王菡薇;;创作意图、公众舆论与作为“改造社会”的美术——以徐悲鸿艺术为例[J];艺术百家;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伯勋;油画·民族化[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2 金临;吴大羽绘画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3 张峗;在旅行中寻找生存的可能[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邱关军;学生模仿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健;从洛佩斯的具象绘画看艺术真实观的改变[D];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

6 支运波;发现文化:淮河花鼓的景观与理解[D];复旦大学;2013年

7 徐润泽;比附与推演[D];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8 张健;大地艺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侯小纳;神圣与狂欢[D];云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艳;论中国写意性油画的地域特征[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淑苹;张扬动感与空灵静穆[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育冰;中国油画中的传统审美价值[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4 任美平;初探中国画中的空白[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海欧;灿烂至极,归于平淡[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禹云贵;东方既白[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汪保群;东方语境与中国油画[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曹美英;心安气和[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犁野;动画视觉形式美初探[D];湖北美术学院;2008年

10 徐彦波;当代平面设计中的绘画性表达形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36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936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a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