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绘画建构的内在要素—个人绘画的自我剖析
本文关键词:论绘画建构的内在要素—个人绘画的自我剖析
【摘要】:绘画提供了一个通过“看见”来理解事物的方式,而艺术家又提供了一个通过“看见绘画”来理解艺术家所想、所做、所述的方式。从讨论分析绘画建构的内在要素,我们可以获得一系列对于绘画这件事情更深入、更内在的认识,并由此可以推演出一系列新的关于创作实践的方法论。文章分为四部分:不可复制的表现性,图像融入画面结构,绘画的指向意识和从工作室到展厅。其中前三部分与绘画自身有关。讨论绘画的感性因素、理性因素和作品的指向性表达。最后一部分讨论绘画作品的生成过程。但是感性与理性这两部分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不可能彻底地将其分开。方法和态度都是相互交错在其中,依靠经验、感受、情绪和对于绘画的理解最后完成作品或完善作品。中国的传统美学讲究下笔要见技艺、见境界、见格局,说明绘画不仅仅是解决一个问题,而是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总的来说,此论文以列举不同类型的艺术家的作品以及深度剖析自己的画方式为基础,讨论在创作中尤为重要的绘画要素。
【关键词】:绘画元素 不可复制 表现性 图像 精神性
【学位授予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05
【目录】:
- 提要3-4
- ABSTRACT4-6
- 导言6-7
- 第1章 不可复制的表现性7-14
- 1.1 表现性绘画的魅力7-9
- 1.2 画面的表现性语言及其与我个人作品的关系9-12
- 1.2.1 关于线9-10
- 1.2.2 关于形状10-11
- 1.2.3 关于肌理与明暗11-12
- 1.2.4 分析自己创作中语言的改变12
- 1.3 精神的表现性12-13
- 1.4 第一章小结13-14
- 第2章 图像融入画面结构14-17
- 2.1 图像与形象14-15
- 2.2 图像在绘画中的广泛应用15-16
- 2.3 图像在我画面中的作用16-17
- 第3章 绘画的指向意识17-20
- 3.1 绘画语言呈现出的指向意识17-18
- 3.2 图像呈现出的指向意识18
- 3.3 融入了观念性的当代绘画18-19
- 3.4 个人绘画的意识指向分析19-20
- 第4章 从工作室到展厅20-24
- 4.1 艺术家的工作室20-21
- 4.2 作品的生成21-23
- 4.3 展厅的反馈23-24
- 结语24-25
- 参考文献25-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姜玉平;;服务态度——医疗事物的内在形式[J];医学与哲学;1984年01期
2 水南,昌利;青年认知的内在要素初探[J];中国青年研究;1998年03期
3 赵军政;;人的需要与人的实践[J];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4 王孝哲;;对《内容和形式范畴新议》的一点异议[J];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04期
5 丁钢;;乐与乐教溯源[J];教育论丛;1989年01期
6 高岸起;论信念在认识中的作用[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秦琴;;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J];甘肃科技纵横;2006年05期
8 杨乔文;逻辑思维、逻辑证明是真理标准的内在要素[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久成;;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内在要素及建设理念[A];中华预防医学会纪念卫生防疫体系建立50周年暨公共卫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肖清平;“美女牌”不可乱打[N];湖北日报;2004年
2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郭湛;国内首部政协文化学术专著[N];浙江日报;2011年
3 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农办)主任 胡新民;深入实施创业创新战略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N];金华日报;2007年
4 何明 何小华;探索建立效能建设的内在机制[N];衡阳日报;2009年
5 晏嘉徽;先要搞清“机制”[N];中国国防报;2007年
6 杨涛;重视城市化的内在要素[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陈心晖 通讯员 张彦旋;企业家应是企业的灵魂[N];厦门日报;2005年
8 赵郑;独家品种不必独领风骚[N];医药经济报;2007年
9 胡培兆;公平与效率可以互促并进[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超;论绘画建构的内在要素—个人绘画的自我剖析[D];鲁迅美术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977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97709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