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似锦”与“以简御繁”——论古今审美差异细节之一
本文关键词:“繁花似锦”与“以简御繁”——论古今审美差异细节之一
【摘要】:但凡涉猎艺术史均无法回避一个问题的客观存在,为何提及"传统"能让人联想到"繁""杂""多""艳"诸类关键词,而"现代"则是与"简""约""高效"这些关键词联系在一起。不同时代的艺术因何以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其根源为何、有无内在联系等问题颇具探讨价值,尤其是"古代的繁"与"现代的简"两者是否具有内在关联。以传统审美观中的"华贵""繁复"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简约"为探讨对象,特撰文对这两种不同审美观念的潜在逻辑性进行浅析。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繁 简 审美差异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审美是复杂的个人体验,在不同的时代个体有着各异的取向,但由众多个体组成的社会群体所呈现的集体审美却能呈现出或繁或简的总体时代特征,所以“繁”与“简”这两个概念均不是建立在个人风格浓厚的个体基础上讨论的,而是作为一种群体审美,其基础为大众审美。诚然,艺术史发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功胜;;中西审美差异探源——以孔子、亚里士多德为个案比较[J];孔子研究;2011年03期
2 申文钟;按照“美的规律”创作[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3 赵之昂;;身体—肤觉经验与审美意识[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4 倪雅男;;从“奇”的审美观念到以“奇”为美的理论[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5 刘可钦;中国古代审美观念中的时空意识[J];江海学刊;1996年05期
6 寇鹏程;中国审美观念的虚化价值取向[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霍然;;论北朝西部审美观与盛唐美学思想的展开[J];西域研究;2006年04期
8 闫俊;;浅谈商品美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2期
9 郭郁烈;藏族审美观念初探[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9年02期
10 黄晓红;俞成义;;从魏晋审美意境的转变看哲学史的逻辑发展[J];晋阳学刊;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宪年;;走向综合、融通的新世纪中国美学(纲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傅守祥;;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生态与身体美学[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3 於贤德;;论美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张传燧;;论玄学与魏晋南北朝审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钱雯;;道家美学思想探微[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施江斌;;试论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蒋孔阳;;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现代美学[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8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9 杨安翔;;审美文化视野下的生态写作[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潘智彪;;美育与人的审美需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俞吾金;该不该批评病态的审美现象和观念[N];文汇报;2002年
2 贾媛媛;美学:从艺术哲学走向文化哲学[N];光明日报;2007年
3 周来祥;和谐美学与和谐社会建设[N];人民日报;2007年
4 ;什么是自我的困境?[N];文汇报;2002年
5 徐州师范大学校长 徐放鸣邋教授;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N];新华日报;2007年
6 周来祥;《中华审美文化通史》的思想和特点[N];光明日报;2008年
7 陆扬 复旦大学中文系;“观念即艺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赵勇;审美文化与消费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英敏;先秦美学中的身体审美和身体问题[D];南开大学;2009年
2 张军;阿多诺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敏;中西人体美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毋燕;非同一性的艺术重构[D];西北大学;2008年
2 刘樝;商品的审美价值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孔令霞;日常生活审美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于明晖;现代性视域中的齐美尔文化美学[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申洋;重塑中原“美”[D];郑州大学;2007年
6 陈鹏飞;生态美学:理论基础及其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马璐璐;宗白华审美之维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陆涛;本雅明现代性美学述评[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顾俊剑;论先秦蚕丝文化的审美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孙红;论转型期审美文化走向及建构[D];郑州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001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0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