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人格”——周来祥审美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分析
本文关键词:论“和谐人格”——周来祥审美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分析
【摘要】:审美教育是周来祥后期美学所涉足的一个重要领域,如要全面了解和评价周来祥的美学体系,必须对其审美教育思想有一个充分的把握和总结,而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学界对此还是少有涉及。在观照周来祥总体美学观念的基础上,对其审美教育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和谐人格"做一个全面的清理和挖掘,理清其产生的理论动因与现实缘由,以及它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在的学术生成理路,并在中国当代美学的实际进程中分析其理论特色和现实意义,从而为中国当代美育观念的建构与发展提供启示。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 周来祥 审美教育 和谐人格
【分类号】:B83-069
【正文快照】: 在中国当代美学学术生长的谱系上,周来祥所开创的和谐美学以其独具特色的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自成一派,成为美学发展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全面发掘周来祥美学的内涵和价值,对理清新时期的美学发展脉络、推进新世纪的美学观念建构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就总体的研究状况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王洪波;李颖;;社群与个人孰先孰后?——对社群主义的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5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6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8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9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10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4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5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郑陈荣;;论公平正义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及其实践原则[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彭希义;;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基于贵阳花溪区彝族农民工群体的调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杜勇敏;;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因素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7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平;;辉煌的中华审美文化——评周来祥主编《中华审美文化通史》[J];咸宁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2 蒋国华;美育天地无比广阔——夜读漫笔[J];龙岩师专学报;1983年01期
3 马龙潜 ,郭德强;周来祥今年出版的三本美学论著简介[J];文史哲;1984年05期
4 谭容培;;审美教育与人类的完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89年01期
5 喜勇;审美教育:人类灵魂的审美生成——评蒋冰海《美育学导论》[J];社会科学;1991年06期
6 蔡华栋;温润心灵的工程——评《美育基础》[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7 黄理彪;从抽象走向具体──辩证思维方法与周来祥美学思想体系[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8 宋民;贯通古今以求索 融汇中西而开拓──《周来祥美学文选》讨论会综述[J];文史哲;1999年06期
9 傅谨;周来祥美学思想的自我超越——评《再论美是和谐》[J];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10 卫卫;一门新兴学科的崛起——全国首届文艺美学讨论会综述[J];东岳论丛;198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传燧;;论玄学与魏晋南北朝审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施江斌;;试论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潘智彪;;美育与人的审美需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刘智;;审美与自然生态环境[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5 庞世伟;;人在“归途”中——马克思审美现代性批判的人学意蕴[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全国美学会议举行学术报告会并座谈美育和形象思维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7 张天曦;;庄子美育思想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进行学术讨论[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9 徐端午;;厦门大学关于当前美育状况的思考[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潘立勇;;休闲、审美与当代生活品质[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家友;重视崇高在审美教育中的最高作用[N];光明日报;2005年
2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王文革;审美教育的立足点[N];光明日报;2009年
3 姚文放;消费社会:审美教育何为?[N];文艺报;2008年
4 汝信;富有创新精神的美学论著[N];人民日报;2008年
5 西南政法大学 张北坪;当下审美教育需准确定位[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周纪文 朱洁茹;“中国美学三十年暨周来祥教授执教五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高建平;“和谐美”思想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美学的选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高建平;“和谐美”思想与社会理想[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周星;美育应走向审美情感教育[N];学习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继平;周来祥和谐自由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闫翠静;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正江;中华人民共和国美育的命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素华;论朱光潜审美教育思想的现代性[D];扬州大学;2004年
2 刘长庚;寻求审美与生命的合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岳友熙;人类精神的诺亚方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郭永红;论美与生命[D];郑州大学;2000年
5 李红;中国传统诗教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谢许航;席勒美育思想的现代性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林刚;席勒美学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安佰鸿;席勒的自由观念和美育思想[D];山东大学;2006年
9 魏安乐;审美与救赎[D];安徽大学;2006年
10 冯瑜;蒋孔阳“美的生活”思想探论[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01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0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