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的传承与“真实性”的推进——数字虚拟形象美学属性探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14:02
本文关键词:“表现性”的传承与“真实性”的推进——数字虚拟形象美学属性探究
【摘要】:数字虚拟形象是当下电影中常用的语汇,也是一种具有巨大审美能量的当代语汇。本文在"表现性"的传承与"真实观"的推进上对其美学属性进行探究,并总结出数字虚拟形象的"表现性"表达了"联想的最大自由",创制出一个与图像主题相契合的表现自我情绪的图像客体;虚拟形象的"真实性"在于不拘一格地遵循观众的"感知真实",从遵循心理真实、精神真实等更高的层面丰富了"真实性"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作者单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关键词】: 表现性 真实性 虚拟形象
【分类号】:B83-05
【正文快照】: 数字虚拟形象是当下电影的重要表现元素,它的加入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方式,甚至成为电影史断代的标志性元素之一。对数字虚拟形象进行美学界定,是对技术革新中的电影本质属性的再探究,也是建构具有当代气质的电影理论体系的必经之路。一、数字虚拟形象对“表现性”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丹;;浅析社会化媒体中个人虚拟形象的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9期
2 曹玉珍;;网络语境下虚拟形象的文化融合[J];芒种;2012年15期
3 张智燕;;数字化时代下的卡通艺术解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2期
4 张佳望;;摩尔庄园[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0年31期
5 韩大伟;;实景与虚象[J];写作;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新科学家》/杨孝文 译;人类男人对女人虚拟形象亦是以貌取人[N];北京科技报;2010年
2 jhju;让QQ“秀”一把[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3 吕娜;新产品妙用“虚拟代言”[N];人民政协报;2004年
4 ;虚拟代言人日渐受宠[N];中国工商报;2003年
5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章勇刚;酒店如何用好微博营销[N];中国旅游报;2012年
,本文编号:1019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19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