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技术文明与人的解放——马尔库塞论弗洛伊德及对技术的批判

发布时间:2017-10-23 15:27

  本文关键词:技术文明与人的解放——马尔库塞论弗洛伊德及对技术的批判


  更多相关文章: 技术文明 审美化爱欲 非压抑性社会


【摘要】:通过对弗洛伊德的"文明理论"的重构,马尔库塞揭示出技术与自由冲突的心理根源在于技术理性对人的爱欲本能的压抑。技术理性正以最为极端的形式凸显出了现时代的"人性危机"。而解决现时代人类面临的"危机"的途径就在于:通过把人的性欲本能转化为审美化的爱欲,用一种新的审美感知方式来取代技术性的感知方式来"认识"和"对待"自然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从而在未来实现一个无压抑的文明社会。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关键词】技术文明 审美化爱欲 非压抑性社会
【基金】: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090460472
【分类号】:B089.1;B83-0
【正文快照】: 在整个技术批判理论谱系中,马尔库塞无疑是一位比较激进,同时也是极其浪漫的革命理论家。他的批判理论的矛头始终对准在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技术理性”。在马尔库塞看来,生活在技术时代的人之所以不自由的根源在于技术理性对人的全面的控制和奴役,进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守昌;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人物评介(四)——法兰克福学派及其重要代表马尔库塞[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2期

2 张和平;“人本主义批判”是非现实的批判——马尔库塞“人本主义批判”探析[J];甘肃理论学刊;1998年04期

3 南帆;;语言 审美 现实[J];读书;1993年02期

4 章启群;人类解放与艺术拯救─—马尔库塞审美哲学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5 王良滨;马尔库塞的社会文化批判观[J];青海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6 吴瑞财;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的一致与分歧[J];兰州学刊;2003年03期

7 燕宏远;;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J];世界哲学;1979年06期

8 许俊达;评马尔库塞的自然解放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9 崔平;哈哈镜中的人——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J];领导之友;2003年02期

10 杨实;;一本评介马尔库塞的好书[J];湖南社会科学;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2 黄皖毅;;单向度的人与人的全面发展——马尔库塞和马克思人学思想比较研究[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3 李本洲;;论马尔库塞对单向度科学思维的批判——兼与马克思科学观比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徐英瑾;;对于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政治哲学进路的初步探索[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谭浩;;《理性与革命》——读后感[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叶晓璐;;从意识形态批判到技术批判理论——马尔库塞和芬伯格技术理论的比较[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7 傅永军;;现代性、文化救赎与批判理论[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何怀远;;“生产主义批判”的历史和逻辑[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9 毛萍;;论现代人的技术化存在方式[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孔明安;;从文化工业到符号世界———鲍德里亚与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思想渊源的探讨[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 沈大明;马尔库塞:用美学的批判救治西方文明弊病[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赵建军;超越技术理性批判[N];学习时报;2006年

3 中央编译局 陈喜贵;“革命”淡出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野[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袁贵仁 杨耕;马克思与我们同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程炳生 黑龙江大学副校长 丁立群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王国有;中国语境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何种面目[N];社会科学报;2006年

6 鲁克俭;近年来国内意识形态研究中的热点问题[N];光明日报;2002年

7 周穗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旗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 王才勇 译;法兰克福学派在亚洲的接受史及影响[N];文汇报;2008年

9 仰海峰;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N];学习时报;2009年

10 战洋 张芳 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人类学系 河北大学;恩斯特·布洛赫的精神遗产与当代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勇为;马尔库塞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杨;寻求现象学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D];复旦大学;2012年

3 邱忠文;劳动、爱欲、自然与艺术[D];复旦大学;2011年

4 范晓丽;马尔库塞批判的理性与新感性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高海青;从物化批判到技术批判[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6 孙浔;走向技术民主和文化多元[D];复旦大学;2008年

7 陈乐;把哲学变为社会批判理论[D];吉林大学;2006年

8 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D];复旦大学;2005年

9 李丰茂;重建技术化生存的人文主义向度[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陈士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历史逻辑[D];扬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洪宝;技术社会的批判与希望[D];兰州大学;2011年

2 陈义新;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元;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思想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静;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价值意蕴及当代意义[D];燕山大学;2010年

5 张华强;试论马尔库塞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期玉;马尔库塞人本主义批判理论评析[D];湘潭大学;2003年

7 叶娌燕;马尔库塞文化批判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郭晓红;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中的“虚假需求”理论探析[D];山西大学;2010年

9 李辉;马尔库塞与马克思异化思想之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邢国凯;单向度的社会及其超越[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84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84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a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