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政治制度审美若干问题的初步探索

发布时间:2017-10-25 11:15

  本文关键词:中国政治制度审美若干问题的初步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中国 政治制度 审美要求 理论探索


【摘要】:提高社会主体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夯实我国政治制度审美的群众基础。加强基层政治制度审美化,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思想和实践质量取得突破性进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既注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美的探讨,又注意主体审美心理研究,从而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突出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保障的宏阔、公平之美。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管理系;
【关键词】当代中国 政治制度 审美要求 理论探索
【分类号】:B83-05;D621
【正文快照】: 中国的政治制度优势,不仅早已经几代党的领导人和众多理论工作者作了系统深入的阐述,而且经过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实践中的检验,这种政治制度彰显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整体美和鲜明的特色美;但一些具体制度即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陶清;;自然观:庄子与怀特海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9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杜晓青;;论马克思实践的“时间思想”[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6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佟轶材;共青团工作思想方法的当代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余虹;;论美育哲学的当代使命[J];求索;2009年03期

2 代迅;;如何建设当代中国美学体系——从杨春时《美学原理》看美学教科书的撰写问题[J];文艺评论;2006年01期

3 唐善林;;建构当代中国的“新美学原则”——《当代处境中的美学问题》引发的思考[J];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08期

4 王德胜;当代中国美学面临的挑战[J];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5 王德胜;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批判性[J];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6 乐朋;;“当代中国的美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浙举行[J];学术月刊;1990年09期

7 王世德;;论审美规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8 全国高等民族院校《美学十讲》编写组;审美标准[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9 肖鹰;反叛的沉沦:当代审美文化主体批判[J];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10 王瑞;马增强;;韩剧热播与国人审美文化心理[J];华夏文化;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秦忠翼;邹正昌;;论邓小平审美价值理论的特征和意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2 杨曾宪;;摆脱“大菜”情结,建设社科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曾宪;;回归学科传统、回归学术本位——关于规范地发展当代中国美学学科的建议[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韩晓雪;专家学者研讨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N];文艺报;2006年

2 记者 田垣;加强美学理论研究 构建中国和谐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张冰;充分发挥美学作用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高建平;“和谐美”思想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美学的选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王坤宁;老中青三代学者8年完成《西方美学史》[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6 刘悦笛;生活美学:全球美学新路标[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刘悦笛 整理 秦韵佳;中国美学和艺术:在开放与“中国性”之间[N];中华读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悦;当代中国审美泛化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2 李华林;性别中庸:当代中国身体审美活动的病理学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曲莹莹;论信仰视角下的美育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杜晓沫;当代中国审美发生研究述评[D];吉林大学;2006年

5 郑毅;地域文化与成都美学精神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7 贺丽;实践美学论争的历史考察及其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崔媛;生生之韵—中国传统节日的审美意蕴[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莎;当代日常生活之“立美”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明月;当代中国“草根明星”现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93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93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e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